查词语
查词语

僮讼

拼音:tóng sòng

注音:ㄊㄨㄙˊ ㄙㄨㄙˋ

繁体:

基本解释

指民事诉讼。 南朝 梁 江淹 《后让太傅杨州牧表》:“及荷总任,二燿忽周。未能塞谤生民,获免僮讼,何盛勋之足题,詎深烈之可铭乎?”

基本含义
指争辩、争论。
详细解释
僮讼是由“僮”和“讼”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僮指年轻力壮的男子,讼指争辩、争论。僮讼形象地比喻双方争辩激烈、辩论不休的情景。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双方争辩激烈、争论不休的场合,也可以用来形容辩论会议、法庭辩论等。
故事起源
《庄子·养生主》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僮人和一个智者之间的争辩。僮人认为自己年轻力壮,可以做任何事情,而智者则指出了年轻力壮并不代表一切。这个故事中的争辩场景被形象地比喻为“僮讼”。
成语结构
主体部分为“僮讼”,没有其他补充成分。
例句
1. 会议上,双方代表进行了激烈的僮讼。2. 法庭上,律师们进行了长时间的僮讼。3. 这个问题引发了大家的僮讼,争论不休。
记忆技巧
1. 可以联想成“僮人之讼”,将“僮”和“讼”两个字联系起来。2. 可以将“僮讼”类比为两个年轻人在激烈争辩的情景,形象地记忆成语含义。
延伸学习
1. 学习相关的成语:辩论不休、争辩激烈、争论纷纷等。2. 学习相关的古代故事:如《庄子·养生主》中的故事。3. 学习相关的辩论技巧和辩论术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在课堂上进行了激烈的僮讼,争论不休。2. 初中生:班上同学们就是否举办运动会展开了一场僮讼。3. 高中生:学生会选举中,候选人之间进行了激烈的僮讼。4. 大学生:在辩论社团中,同学们经常进行僮讼,锻炼辩论能力。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