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旁听

拼音:páng tīng

注音:ㄆㄤˊ ㄊㄧㄥ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1) (动)列席而没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2) (动)非正式地随班听课。
[构成]
偏正式:旁(听

英文翻译

1.be a visitor at a meeting, in a school class, etc.; attend (a lecture) in the capacity of an associate student; be present (at a conference) as a observer; audit

详细解释

◎ 旁听 pángtīng
(1) [be a visitor at a meeting,in a school class,etc.;audit]
(2) 列席会议
(3) 非正式地随班听课
(1).在旁边听。 鲁迅 《坟·论照相之类》:“我曾旁听过一位念佛的老太太说明理由:他们挖了去,熬成油,点了灯,向地下各处去照去。”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七:“他自向其他剧中人说话,而不意被台下人旁听了去。”
(2).谓列席会议。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十五:“公举了 白狗 和 王安福 老汉代表全村作控告人,村里的全体民众站在庙院里旁听。”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今天第一连开欢迎新战士大会,政治处让他来旁听,受教育。”
(3).非正式地跟班听课。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未带地图的旅人》:“这样,我就旷着本系的课,却去旁听文学课。”《新华文摘》1981年第11期:“以后你可以来学校旁听。”

基本含义
指在旁边倾听别人的谈话或讲座,不参与其中。
详细解释
旁听是由“旁边”和“听”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它的含义是指在某个场合中,不积极参与其中,只是静静地倾听他人的谈话或讲座,不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参与讨论。旁听通常是指在学校或法庭等公共场合中,以观察者的身份进行倾听。
使用场景
旁听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场合中只是默默地倾听,不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参与讨论。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讲而不积极参与讨论,或者用于形容某人在会议中只是静静地听取别人的发言而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故事起源
旁听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的法庭。在古代,审判案件时,法官会邀请一些旁观者来旁听案件的审理过程,以保证公正和透明。这些旁听者不参与审判,只是静静地倾听法官和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因此,旁听逐渐成为一种被用来形容只是倾听而不参与的行为。
成语结构
旁听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旁”是形容词,表示位置,修饰“听”这个动词。整个成语表示在旁边进行倾听的动作。
例句
1. 在会议上,他只是旁听而已,从来不发表自己的意见。2.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而不是只是旁听。
记忆技巧
可以将“旁听”这个成语与学校的课堂场景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坐在课堂上,只是静静地坐在旁边倾听老师的讲解,而不积极参与讨论。通过将成语与具体场景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学习和倾听相关的成语,如“倾听”,“聆听”,“专心致志”等。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可以扩展词汇量,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课堂上,我喜欢旁听老师的讲解,学到了很多知识。2. 初中生:我不喜欢旁听别人的谈话,我更喜欢积极参与讨论。3. 高中生:有时候,我会选择旁听其他同学的讨论,以拓宽自己的思路。4. 大学生:在学术讲座中,我喜欢旁听专家的发言,以增加自己的见识。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