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审的

拼音:shěn de

注音:ㄕㄣˇ ㄉㄜ

繁体:

基本解释

确切,确凿。 宋 程大昌 《演繁露·邹邾》:“合此二説观之,《邹山记》未为审的也。”

基本含义
根据时势变化来判断和决定。
详细解释
审时度势是指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发展来判断和决定自己的行动方针。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对时代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以及对环境的准确判断能力。
使用场景
1. 在做决策时,要审时度势,充分了解当前的形势和趋势。2. 在经营管理中,要善于审时度势,及时调整策略。3. 在个人发展中,要审时度势,抓住机遇,避免盲目行动。
故事起源
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官员叫孙膑,他很聪明能干。有一次,他去魏国参观,看到魏国国君的庙堂上有一只鸟,这只鸟每天早上都会报晓。孙膑很奇怪,他觉得这只鸟一定是被人训练过的,于是他找到了魏国的国君,告诉他这只鸟是被训练的,不是真的会报晓。国君听了很生气,他觉得孙膑是想诽谤他,于是他把孙膑抓了起来,准备处死他。孙膑知道自己无法逃脱,就说:“我只是想告诉您,我是通过观察鸟的行为来判断的,这是一种审时度势的能力。”国君听了这话,觉得孙膑很有才华,于是放了他,并让他做了重要的官员。后来人们就用“审时度势”来形容这种根据观察和判断来决策的能力。
成语结构
动词+名词+动词+名词。
例句
1. 领导层在制定公司发展战略时,要审时度势,及时调整。2.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要善于审时度势,抓住机遇。3. 在个人发展中,要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机。
记忆技巧
可以将“审时度势”拆分为“审时”和“度势”两部分记忆。审时指根据时代变化判断,度势指根据形势发展决策。可以通过将这两部分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联系起来记忆,例如,观察天气决定出门穿什么衣服,就是一种审时度势的能力。
延伸学习
1. 学习历史和时事,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和发展趋势,以提高审时度势的能力。2. 提高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学会从细节中发现问题和趋势。3. 多与他人交流和讨论,了解不同观点和意见,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审时度势,做好功课,争取考试取得好成绩。2. 初中生:在选择兴趣班的时候,我要审时度势,选一个适合自己的。3. 高中生:在考虑大学专业的时候,我要审时度势,选择一个有前景的专业。4. 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我要审时度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