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趴趴凳

拼音:pā pā dèng

注音:ㄆㄚ ㄆㄚ ㄉ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矮小的凳子。《小说月报》1981年第9期:“ 连根 老婆带着五个千金,一字儿摆开六张小趴趴凳。”

基本含义
指人坐在凳子上,身体向前倾斜,显得无精打采、无精打采的样子。
详细解释
趴趴凳是一个形容词成语,用来形容人的状态或表情无精打采、无精打采、无精打采。它来源于人坐在凳子上时身体向前倾斜的姿势,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情绪低落、无精打采的样子。
使用场景
趴趴凳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情绪低落、无精打采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繁忙或生活压力大时的表情和状态。
故事起源
关于趴趴凳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未有确切的记载。然而,这个成语的起源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坐姿有关。当一个人在坐着时,如果身体前倾,显得无精打采、无精打采,就好像趴在凳子上一样。因此,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情绪低落、无精打采的样子。
成语结构
趴趴凳由两个相同的词组成,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坐姿上的状态。
例句
1. 他今天一整天都趴趴凳的,看起来心情不太好。2. 她因为工作压力大,整个人都趴趴凳的,没有精神。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坐在凳子上,身体向前倾斜,形象地展示了无精打采、无精打采的状态。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与这个成语相关的其他成语,如“趴在地上”、“趴窗户上”,来丰富对形容无精打采、无精打采状态的词汇掌握。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昨天晚上写作业写到很晚,今天早上起床就感觉趴趴凳的。2. 初中生:考试前一天晚上我复习到很晚,第二天考试时感觉整个人都趴趴凳的,没有精神。3. 高中生:因为课业压力大,我整个人都趴趴凳的,感觉没有动力去学习。4. 大学生:昨晚通宵写论文,今天上课的时候我感觉整个人都趴趴凳的,无精打采的。5. 成年人:工作压力大,整个人都趴趴凳的,没有精神去面对工作和生活。希望这个关于“趴趴凳”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