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课子

拼音:kè zǐ

注音:ㄎㄜˋ ㄗ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1).税银。《宋史·孝宗纪二》:“壬寅,蠲 两淮 归正人撮收课子。”
(2).督教儿子读书。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癸未丙戌会元》:“ 辰玉 辛丑授官后,即奉差归里,日惟课子,每命一题,輒自作一首。”《儒林外史》第十三回:“在家里,每晚同 鲁小姐 课子到三四更鼓。” 沉昌直 《修分湖志忆及家乘得诗》之十:“反覆丁宁字字箴,寒灯课子到更深。”
(3).锞子。课,通“ 錁 ”。金银小锭。《捻军歌谣·你要不拿咱不要》:“又掏金,又摸银,元宝课子往外撂。”

基本含义
指人或事物的本质、根源。
详细解释
成语“课子”由“课”和“子”两个字组成。其中,“课”指教育或训练的内容,也可以指对事物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子”指根源、本质。结合起来,“课子”表示对人或事物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本质或根源。
使用场景
常用于教育、研究、思考等场景中,表示要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或根源,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思考。
故事起源
成语“课子”来源于《史记·货殖列传》中的一段故事。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臣管仲去见齐襄王,王问他:“吾欲杀子之诸父而使子之诸子,可乎?”管仲回答说:“臣闻之,课子者,子之父也;课父者,父之子也。”管仲以此回答表达了对事物根源的深入思考和分析。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
例句
1. 他喜欢通过阅读来课子,探究问题的本质。2. 这本书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课子,了解历史的真相。
记忆技巧
可以将“课子”拆分成“课”和“子”两个部分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老师在教授学生一门课程,通过深入学习和思考,帮助学生了解事物的本质和根源。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课题”、“课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课子,才能学好知识。2. 初中生:我喜欢课子,通过深入学习,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3. 高中生: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课子,才能够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要课子,探究学科的本质和规律。5. 成年人:工作中,我们需要课子,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