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击石拊石

拼音:jī shí fǔ shí

注音:ㄐㄧ ㄕㄧˊ ㄈㄨˇ ㄕ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敲打石磬。《书·益稷》:“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蔡沉 集传:“重击曰击,轻击曰拊。石,磬也。”《列子·黄帝》:“ 尧 使 夔 典乐,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簫韶》九成,凤凰来仪,此以声致禽兽者也。” 明 冯梦龙 《智囊补·语智·裴楷等》:“ 武帝 即位,有猛虎入 建康 郭,象入 江陵 。上意不悦,以问羣臣。无敢对者。 王莹 曰:‘昔击石拊石,百兽率舞。陛下膺録御图,虎象来格。’”亦省作“ 击拊 ”。 唐 杜甫 《朝享太庙赋》:“升降之际,见玉柱生芝;击拊之初,觉《钧天》合律。”《新唐书·礼乐志十一》:“宰相 张濬 为脩奉乐县使,求知声者,得处士 萧承训 等,校石磬,合而击拊之,音遂谐。”

基本含义
比喻自我安慰或自欺欺人。
详细解释
击石拊石这个成语中的“击石”指的是用手或者物体敲打石头,而“拊石”则是用手轻轻摩擦石头。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一个人自己安慰自己或者自欺欺人,不愿面对现实的问题或者困境。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挫折或者失败时,通过自我安慰或者自欺欺人的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无视现实问题,只顾自己心中美好幻想的人。
故事起源
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宋玉的文人,他的家境贫寒,但是他却向往富贵的生活。有一天,他在路上看到一块石头,他想象着这块石头是一块珍贵的宝石,于是他拿起一块石头敲打另一块石头,然后用手轻轻摩擦它,自我安慰地认为这块石头是一块宝石。后来,人们用“击石拊石”来形容宋玉的这种行为,成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自我欺骗的行为。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例句
1. 他明知道这个项目已经失败了,却还在击石拊石,不肯面对现实。2. 她一直在自我安慰,但是这种击石拊石的行为并不能解决问题。
记忆技巧
可以将“击石拊石”的动作形象化,想象自己用手敲打一块石头,然后用手轻轻摩擦另一块石头,来表示自我安慰或者自欺欺人的行为。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明明考试没考好,但是我还是告诉自己我肯定能得到满分,这就是击石拊石。初中生:我知道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作业,但是我还是告诉自己我可以在最后一分钟完成,这就是击石拊石。高中生:我明明知道这个大学很难考上,但是我还是告诉自己我一定能够顺利录取,这就是击石拊石。大学生:我明明知道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申请这个职位,但是我还是告诉自己我一定能够通过面试,这就是击石拊石。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