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上浑仪

拼音:shàng hún yí

注音:ㄕㄤˋ ㄏㄨㄣˊ 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北宋 时的一种计时器。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 太平兴国 中, 蜀 人 张思训 製上浑仪,其製与旧仪不同,最为巧捷。起为楼阁数层,高丈餘。以木偶为七直人,以直七政,自能撞鐘击鼓。又为十二神,各直一时,至其时,即自执辰牌,循环而出。余大父 赞善公 ,尝入 文明殿 漏室中见之。”

基本含义
指人的举止或言谈举止猥亵、下流。
详细解释
上浑仪一词来源于明代李时中的《东篱杂记》。浑仪原指用于修整头发的工具,而“上浑仪”则是指将浑仪从头上拿下来,用于形容人的举止或言谈举止猥亵、下流。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贬义,形容人的行为不端、不正派。
使用场景
可以用于描述言谈举止猥亵、下流的人或行为。通常在正式场合或者对不当行为进行批评时使用。
故事起源
明代李时中的《东篱杂记》中有一则故事,记载了一个名叫李浑仪的官员,因为其举止言谈猥亵下流而被人诟病。后来,人们将他的名字和不当行为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成语“上浑仪”。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上”、“浑仪”两个词组成,其中,“上”是副词,表示动作的进行;“浑仪”是名词,表示修整头发的工具。
例句
1. 他的言谈举止简直就是上浑仪。2. 这个人平时看起来斯斯文文,却常常做出上浑仪的事情。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上浑仪”这个成语与不当、下流的行为联系起来,形成强烈的印象。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将头上的浑仪拿下来,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言谈举止相关的成语,如“言之不凿”、“言之无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举止很不好,总是上浑仪。2. 初中生:这个人的言谈举止真是上浑仪,一点都不正派。3. 高中生:他的言谈举止猥亵下流,简直就是上浑仪。4. 大学生:我们应该避免上浑仪的行为,保持良好的礼貌和行为习惯。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