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缅甸玉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缅甸玉又称翡翠玉 ,缅甸玉石主要产于缅北猛拱一带,曾在我国的清末民初风行一时。由于缅甸翡翠玉硬度高〈也称水种〉,光洁明亮。且好的翡翠颜色既鲜亮又平和,有很高的 保值和收藏价值,故而称为“玉中之王”。被很多爱玉、佩玉的人所喜爱。由于翡翠玉产在紧邻中国的缅甸,且大部分成品在中国加工的特殊地缘关系,加之中国人对翡翠玉的特别偏爱,西方国家也普遍认为翡翠是中国的“国玉”。

详细解释


 常识

缅甸玉千变万化,缅甸玉的折射率很高,高于一般的玉,在玉类当中必于佼佼者,在硬玉当中排行第一,它根据材质,可分为三类:

① A 货:属于纯天然的,未经过人工处理,真玉、真色、真底、真水头,价格很高。(好的)

② B 货:一般是因颜色好,但没有透明的底子,经过酸碱处理,将玉质处理通透,晶莹,属于假底子真颜色,真材料。

③ B+C缅甸玉:在B 货基础上再加颜,便是B+C类,它是通过高科技染出来的,高温激光,永不变色,可染翠玉、黄玉等。

玉的颜色分类

(注;“水头”内在的透明度,“种头”指玉的品种名称,如“花青”)

A、水头好。(颜色便会显示偏浅,但水头好种头亮)

B、水头中等。(颜色便会显示偏深,但水头好,种头一般)

C、水头好。(“老场石”显示为花色,俗称“花青”,也是很美的,每一种花纹都不一样)

D、水头好。(颜色均匀,不深不浅,种头亮,外行人是中意的)

通常A、B、C、D都深受人们喜爱,一般老龄人深爱B、C,年轻人喜爱A、D

玉的鉴别

(1)真玉的色彩比较自然,有水头,每块玉的花纹也不同,假玉一般物水头,颜色和花纹都很均匀,假玉一般绿中偏蓝,并且外观的抛光度明显比真玉要高得多,而真玉的内在透明度很高。

(2)B+C缅甸玉是一种硬的白玉,它是一种染玉,属真玉,它是经过酸碱和环氧树脂加沸填补空洞后加色的。

玉的维护与保养

(1)不能与酸碱和有机溶剂接触。

(2)不能长期使它接触油污,要经常在中性洗涤剂中用软布清洗,抹干后再用绸布擦亮。

(3)不能长期放在箱子里,以免时间久了“失水”变干。

(4)当玉被碰或跌落,若裂纹不严重,可继续佩戴,如十分严重或被跌断为两截时,便要视玉的贵重程度,可采取金镶玉的方法在断裂口包金、包银来处理,如果被跌落成三截或更碎时,则要采取珠宝首饰的改制来处理。

与缅甸玉最接近的玉石——佘太翠

佘太翠形成于18-24亿年前海底硅质沉积,后经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和含铬热液渗入,形成了含铬为主的石英岩,呈淡绿色到白色、半透明、质地坚硬致密、抛光后细腻温润、色泽亮丽、令人赏心悦目。

1.摩氏硬度7.1

2.密度:2.6

3.折射率:1.54

4.放射性3---5R(安全标准为40R)

5.光学性质:透明—半透明

6.颜色:淡绿色---白色

7.抗酸碱腐蚀

1、颜色:玉石行家对颜色非常重视。颜色不仅是评价玉石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而且也是划分玉石种类的主要依据。佘太翠的颜色虽不是各种玉石中的佼佼者,但它特有的丰富的颜色同样倍受珍视。

佘太翠的颜色与国内外其它地区的硬玉相比,色调较多,自成系列。佘太翠玉有白色、青色、翠色等三种基本色调,还有一些过渡色,如青白色、灰白色、豆绿色、墨绿色、等等.业内人传说佘太翠中的白玉有赛和田白玉之说.翠玉有逊翡翠之谈.是极为珍贵的高档玉石,.

2、硬度:硬度是鉴定佘太翠的重要标志之一。矿物的硬度是矿物抵搞其它物体侵入的一种力学性质。通常硬度有两种:

(1)相对硬度,或称摩氏硬度,是一种刻划硬度。

(2)绝对硬度,亦叫压入硬度。是根据矿物表面上能够承受的重量来测定。佘太翠的摩氏硬度为6.9~7.2之间,不同品种略有区别。一般来说白玉硬度稍大于翠玉。珠宝业中一般把硬度作为划分宝石和玉石的一个重要标志。宝石硬度一般在摩氏7.3度以上,玉石硬度一般在摩氏4~7.2度,佘太翠硬度大,抛光性好,便于保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3、密度:密度是玉石单位体积的重量。佘太翠的体重经用小体重样测定,为2.65~2.85。不同品种略有差别,白玉为2.85,青白玉为2.65,翠玉为2.75。

4、透明度:透明度是玉石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这主要与玉石对光的吸收强弱有关,矿物学上一般分为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体、非透明4种.佘太翠属于微透明体,在一般进取度下,能透过光,但看不清透过物像.

5、光泽:光泽是玉石对光反射的能力。佘太翠光泽属玻璃光泽。这种光泽不强也是不弱,即没有强光的晶灵感,也没有弱光的蜡质感,柔润细腻,油光可鉴。

缅甸玉的传说

相传在13世纪初叶,一位中国商人在从缅甸北部长途跋涉返回云南的旅途中,为了平衡骡背上的负重,在路旁随手拾起一块石头放在鞍边的篮里。返抵家园的时候,商人拿了石块抛在一旁,不料,石块裂开,露出了里面的内涵,商人顿时目瞪口呆,原来那竞是一块上好的裴翠。这就是缅玉首次被发现的传说。后来,商人组成寻宝队再赴缅甸,却空手而回,没有人可以找到缅玉的根源。

百多年后,云南省的官府再度派人前往缅甸找寻玉矿,可是队伍中无一人生还。自从传出缅甸蕴藏玉矿后,不少中国商人冒险寻宝,也有人偶有所获,后来才知道,滇缅接壤的区域毒瘴弥漫,盗贼如毛,是一条令人谈色变的不归路。

据历史所载,云南的商旅是在1788年间展开玉石贸易的。由于玉石生意利润丰厚,于是不少人在这个大前堤下,不惜闯入不毛之地。终于宝藏之谜揭开了—原来,缅玉的产地是缅北而曼德勒市以北60余公里的抹谷则蕴藏着丰富的红、蓝宝石。

从此,缅玉成了首饰中的牡丹,而中国商旅更蜂拥前往,缅甸大发玉石财。1830年至1840年间,缅玉贸易到达全盛时期,就连一向人烟稀少的玉石产地也顿时繁华起来。

初期,云南的商人购买玉石后,使用骡马驮回昆明市转售。买家多数是跨越广西而来的广东客商,通常,卖家会把玉的原石的一小角削云,露出一小片玉石色供买家挑选。但凭观察选购玉石,纯粹是经验加上运气,这个传统的交易方法维持至今,甚至缅甸政府将采玉业和对外玉石贸易收归国营后亦没有改变。由于玉原石的表里在色泽的质地上有极大差别,故此不少人栽了跟头,损失惨重。但也有人吉星高照,发了大财。总之,这不是一般门外汉适宜沾手的。

1861年,第一批广东商旅乘船到达缅甸曼德勒市,他们购进一批玉石,赚了不少。从此,广东籍的商人前往缅甸经营玉石的与日俱增,有些甚至携带着私人的工匠。曼德勒也逐渐成为玉石交易中心,并设立了一个玉商会。当年,市中最旺盛的是玉石街和华人街。今日还有缅甸人翻起街中的渠边石,偶然也可发现当年旅华侨所埋藏下来的玉石。

时移世易,玉石的贸易带逐渐向北迁移至苏州、上海和北京等城市。由于云南省交通网络沿未发达,所以他那玉石贸易中心的地位也就渐渐地被发展兴隆的上海所取替。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品质或事物的价值非常珍贵。
详细解释
缅甸玉是一种非常稀有且珍贵的宝石,因此成为了形容人或事物珍贵的比喻。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或事物的价值非常高。
使用场景
缅甸玉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或者形容一件物品的价值非凡。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品格高尚,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件物品的稀有珍贵、价值非凡。
故事起源
缅甸玉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当时,缅甸玉石被认为是非常珍贵的宝石,人们常常用它来制作玉器或佩戴在身上。因此,缅甸玉成为了形容珍贵的象征,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
缅甸玉这个成语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缅甸”和“玉”。其中,“缅甸”指的是缅甸这个国家,而“玉”指的是玉石。整个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明了。
例句
1. 他的品德高尚,真可谓是缅甸玉。2. 这块宝石价值连城,堪称是一块缅甸玉。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缅甸玉石的稀有珍贵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一下缅甸玉石的美丽和珍贵,将其与品德高尚或物品价值非凡联系在一起,有助于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如果对缅甸玉石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缅甸玉石的特点、产地以及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也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如获至宝”、“价值连城”等,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颗宝石真漂亮,就像缅甸玉一样。2. 初中生:他的品德高尚,真可谓是一块缅甸玉。3. 高中生: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对我来说就像一块缅甸玉一样珍贵。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价值非常高,可以说是一块缅甸玉。5. 成人:他的善良和慷慨让他成为了一块真正的缅甸玉。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