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馈祀

拼音:kuì sì

注音:ㄎㄨㄟˋ ㄙ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以酒食祭鬼神。《书·酒诰》:“尔尚克羞馈祀。” 孔 传:“能考中德,则汝庶几能进馈祀於祖考矣。” 宋 王安石 《参知政事欧阳修三代制六道·父》:“尚其享此,以称馈祀之盛。” 宋 汪应辰 《枢密院计议钱君嫔夫人吕氏墓志铭》:“妇人德止于柔顺,职止于馈祀。”

基本含义
指祭祀祖先或神明时所献的食物和供品。
详细解释
馈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仪式。在祭祀祖先或神明时,人们会准备丰盛的食物和供品,供奉在祭坛上,以表达对祖先或神明的敬意和感恩之情。馈祀不仅是一种宗教仪式,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
使用场景
在家庭中举行祭祀仪式时,可以使用“馈祀”这个成语来形容准备并献上食物和供品。此外,也可以用来比喻对前辈或领导的尊重和敬意。
故事起源
馈祀作为一种久远的传统仪式,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祀文化。古人认为通过馈祀祖先或神明,可以祈求祝福和保佑,同时也是对祖先的一种纪念和感恩。
成语结构
馈祀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馈”和宾语“祀”组成。
例句
1. 在清明节,我们会准备丰盛的食物和供品,进行馈祀祖先。2. 学生们在教师节上为老师准备了精心的礼物和卡片,以表达他们的馈祀之情。
记忆技巧
可以将“馈祀”这个成语与“祭祀”这个词语联系起来记忆。两者发音相似,且都与宗教仪式和供奉有关。可以通过联想“馈祀”中的“馈”字来想象人们将食物和供品奉献出去的场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他祭祀仪式和相关成语,如“祭拜”、“祭奠”等。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或参加相关活动,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们在元宵节上给祖先准备了馈祀。2. 小学生:每年清明节,我和家人一起去祖坟上进行馈祀。3. 初中生:学校在教师节上组织了馈祀仪式,向老师献上鲜花和感谢的话语。4. 高中生:在重要的家庭聚会上,我们会进行馈祀仪式,以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