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石中黄子

拼音:shí zhōng huáng zǐ

注音:ㄕㄧˊ ㄓㄨㄙ ㄏㄨㄤˊ ㄗ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药名。石中的黄液,道家传说吃了可以长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二·石中黄子》﹝集解﹞引 葛洪 《抱朴子》云:“石中黄子所在有之, 沁水山 尤多,在大石中。其石常润溼不燥,打其石有数十重,见之,赤黄溶溶,如鸡子之在壳中也,即当未坚时饮之,不尔,便渐坚凝如石,不中服也。破一石中,多者有一升,少者数合,可顿服之。”亦省作“ 石中黄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 泰山 有 太乙 餘粮,视之石也……又有石中黄,即餘粮之未凝者,水溶若生鸡子焉。”

基本含义
指在石头里面找到黄金,比喻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了非凡的价值。
详细解释
石中黄子是由“石中”和“黄子”两个词组成。石中指石头内部,黄子指黄金。这个成语比喻在看似普通的事物中发现了珍贵的东西,强调了在平凡中寻找非凡的价值。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发现平凡之中的非凡之处,或者表达对于普通事物的珍视和重视。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文是“石中有黄金,忠言逆耳。”这段话是庄子在与世俗之人辩论时说的。庄子认为,世俗之人只看到了表面的石头,却没能发现石头内部的黄金。他以此来比喻忠言逆耳,意思是真理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成语结构
主语+状语+谓语+宾语
例句
1. 他是一个善于石中黄子的人,总能在琐事中发现价值。2. 这本书是一本石中黄子的书,虽然看似普通,但内涵丰富。3. 这个项目是一个石中黄子的机会,我们不能错过。
记忆技巧
可以将“石中黄子”与在平凡中发现非凡的意义联系起来,形成更加生动的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夜郎自大”、“珠玉在前”等,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和语言。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花园里找到了一只石中黄子的小石头,它看起来很普通,但我觉得它非常宝贵。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在石头里面找到黄金是一种石中黄子的经历,我们要学会珍惜身边的机会和资源。3. 高中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要有石中黄子的眼光,能够发现平凡中的非凡,才能取得成功。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