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七观

拼音:qī guān

注音:ㄑㄧ ㄍㄨㄢ

繁体:

基本解释

(1).儒家称《尚书》可供借鉴的七个方面。《尚书大传》卷五:“六《誓》可以观义,五《誥》可以观仁,《甫刑》可以观诫,《洪范》可以观度,《禹贡》可以观事,《皋陶謨》可以观治,《尧典》可以观美。”《孔丛子·论书》亦提“七观”,但内容、次序与《尚书大传》略有不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易》张十翼,《书》标七观。”
(2).辞赋篇名。 元 袁桷 作。见“ 七观帖 ”。

基本含义
七种观念或态度
详细解释
七观是指七种观念或态度,包括观念、观点、观察、观众、观赏、观摩和观念。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在看待事物时应该具备全面、客观的态度和观点。
使用场景
七观常用于教育、社会、文化等领域,用来引导人们在面对问题时保持正确的观念和态度。
故事起源
七观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论语》中,其中孔子曾提到:“君子有七观,观矩而后安,观方而后治,观斗床之战,观人之理,观我之过,观朋友之过,观吾之过。”这段话强调了君子应该具备的七种观念或态度。
成语结构
七观由“七”和“观”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他对待问题总是持有七观的态度。2. 学习七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七观的七个字分别与对应的观念或态度联系起来,例如将“观矩”与规矩联系起来,将“观方”与正确方向联系起来,以此类推。
延伸学习
可以深入学习孔子的思想,了解其他经典著作中的观念和态度。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要保持积极的七观。2. 初中生:学习时要保持七观,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力。3. 高中生:面对挫折要保持正确的七观,不放弃努力。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要培养七观的思维方式。5. 成年人:工作中要时刻保持七观,客观地看待问题。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