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沈笃

拼音:shěn dǔ

注音:ㄕㄣˇ ㄉ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沉篤”。1.指病势沉重。 三国 魏 曹髦 《伤魂赋》:“惟厥疾之初发,若常疾之轻微,未经日而沉篤,气惙惙而耗衰。”《北齐书·陆卬传》:“﹝ 陆卬 ﹞遭母丧,哀慕毁悴,殆不胜丧,至沉篤,顿时伏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 宗郎 是我表兄,闻病沉篤,将便省视,适有故不得去。”
(2).沉厚笃实。 明 宋濂 《惜阴轩记》:“今 昌龄 沉篤而专慤,非无志也;读书而能文,非不学也。” 清 汪日桢 《<吹网录>序》:“先生已七十,粹然和易,不自有其魁老,勤学好问,一往沉篤。”
(3).深沉纯笃。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 仲修 ﹞《昭君怨》……深婉沉篤,亦不减 温 韦 语。”

基本含义
形容人忠诚正直,言行可信。
详细解释
沈笃是由沈和笃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沈,意为沉静、安定;笃,意为真诚、忠实。沈笃形容一个人性格沉稳,行为正直,言行可信,忠诚可靠。
使用场景
沈笃一词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德和信用。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忠诚可靠、言行一致的特点。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为人真诚、待人诚恳的态度。
故事起源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虞卿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深受君主赏识。有一次,虞卿被派去外地办事,途中遇到一位妇人,妇人请求虞卿帮助找到她的丈夫。虞卿答应了她的请求,并一直陪伴她找到丈夫。后来,虞卿回到国内,君主问起他的事情,虞卿实话实说,没有隐瞒。君主听后非常高兴,称赞虞卿为“沈笃”。从此以后,沈笃就成为了形容一个人忠诚正直、言行可信的成语。
成语结构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1. 他为人沈笃,绝对不会背叛朋友。2. 她的忠诚和正直使她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沈笃人物。
记忆技巧
可以将沈笃这个词语与“沉稳”和“忠诚”这两个词联系起来,沉稳代表沈,忠诚代表笃,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扩大词汇量和语感。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人沈笃,每次都会按时完成作业。2. 初中生:我认识一个朋友,他为人沈笃,从不说谎。3. 高中生:老师对他的评价是沈笃,他从不抄袭他人的作品。4. 大学生:他在实验室工作非常认真,被老师称为沈笃的学生。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