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灵应牌坊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拼音:líng yīng pái fāng

简介

灵应牌坊在佛山祖庙,建于明景泰二年(1451),“敕封”祖庙为“灵应祠”时所建。牌坊南北向,左右对称,东西10.79米,南北4.9米,两边各有4.9×3.8×0.75米白石台基,台基上各有6根柱.两边共12柱,中间为木柱,外沿为石柱,设计考究,结构精密。面宽三开间,明间宽5米,次间宽2.1米,通高11.4米,建筑分三层屋顶,首层歇山顶,二、三层为庑殿顶,顶柱间大量使用斗拱,斗拱形式为七铺无下昂偷心造。从外观看,飞檐叠翠,白柱子、红斗拱,岿然矗立,华丽壮观,历五百多年,1976年曾顶受12级台风摇撼而安然无恙。

基本含义
指人的言行举止得当,符合礼仪规范,能够得到神灵的保佑和回应。
详细解释
灵应牌坊是由“灵应”和“牌坊”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灵应”指神灵的保佑和回应,表明人的言行得当可以得到神灵的庇佑;“牌坊”是古代用于表彰功绩或者标志重要场所的建筑物,象征着荣誉和尊重。因此,“灵应牌坊”意味着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得当,符合规范,可以得到神灵的庇佑和回应。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行举止得体,符合礼仪规范,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者某个机构的规章制度完善,能够得到顺利运行和良好发展的情况。
故事起源
关于“灵应牌坊”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可考,但是牌坊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部分,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所推崇和尊重。而“灵应”一词则是古代人们对神灵的一种信仰,认为人的言行举止得当可以得到神灵的庇佑和回应。因此,将这两个词结合起来,形成了“灵应牌坊”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灵应牌坊是由两个名词组成的成语,没有动词和形容词的修饰。
例句
1. 他的言谈举止得体,真是一座灵应牌坊。2. 这家公司的规章制度非常完善,可以说是一座灵应牌坊。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牌坊上刻有“灵应”两个字的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牌坊前,神态庄重,举止得当,因此得到了神灵的保佑和回应。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牌坊文化,以及古代人们对神灵的信仰和祭祀习俗。也可以学习其他与言行举止有关的成语,如“言行一致”、“言而有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我的言行举止能够像灵应牌坊一样,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赞许。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灵应牌坊的形象,为学校争光。3. 高中生:大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成为一道灵应牌坊,给社会做出表率。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成为一座灵应牌坊,为社会做出贡献。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