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南狐

拼音:nán hú

注音:ㄣㄢˊ ㄏ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即 南 董 。 明 陈玉阳 《义犬》第一出:“翰林院抝断 南 狐 笔,傀儡场搬演何朝戏?”详“ 南董 ”。

基本含义
指狡猾狡诈的人。
详细解释
南狐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南指南方,狐指狐狸。狐狸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被认为是狡猾的代表,因此南狐成语用来形容狡猾狡诈的人。
使用场景
南狐这个成语经常用来形容那些心机深沉、善于算计、善于伪装的人。可以用于形容某人的行为、态度或者言行中的狡猾。
故事起源
南狐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南狐列传》。故事讲述了一个狡猾的狐狸假装成人的形象,欺骗了许多人,最终被人们识破。这个故事成为了南狐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1. 他真是个南狐,总是能找到别人的弱点。2. 这个人看似和蔼可亲,实际上是个南狐,小心应对。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狐狸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狡猾机智的狐狸在南方活动,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狡猾相关的成语,如狐假虎威、狐朋狗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南狐,总是在考试前偷偷抄袭。2. 初中生:她表面上很友善,但实际上是个南狐,经常说谎。3. 高中生:他虽然是个南狐,但他的计划总能成功。4. 大学生:这个政治家是个南狐,经常利用舆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