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繁体:
三江湿地 -介绍
三江湿地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和同江市境内,距离哈尔滨约400公里,地处我国的最东北角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流的三角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33°43′20″--134°46′40″,北纬47°26′--48°22′50″。总面积198089公顷。三江自然保护区地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流的三角地带,属低冲积平原沼泽湿地,为三江平原东端受人为干扰最小的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见的淡沼泽湿地之一。区内泡沼遍布河流纵横,自然植被以沼泽化草甸为主,并间有岛状森林分布,均保持着原始自然状态。保护区内特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植被和水文条件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和繁衍场所,三江保护区的建立,对于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并为东北地区的气候调节,水源涵养洪涝灾害控制及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本区与俄罗斯的三个保护区相邻,在国际合作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物资源
三江平原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沼泽湿地,面积为156万多公顷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从高等植物到低等植物有1200多种。其中乔灌树种有100余种,苔藓植物有260多种,蜜源植物和较有经济价值的植物近300种,蕨类植物31种,种子植物700多种。国家保护的野生植物15种,主要有红松、兴凯松、野生大豆、黄檗等。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鸟类270多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如丹顶鹤、白鹤、白尾海雕、东方白鹳等50多种。有野生鱼类87种,其中最为名贵的有施氏鲟、达氏鳇、大马哈鱼等鱼种。国家重点保护兽类14种,主要有东北虎、紫貂、马鹿、黑熊、棕熊等。在20世纪50年代,这里人烟稀少,荒原茫茫,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一片水丰林美、鸟鸣鱼跃的原始景象。
据初步调查,共有脊椎动物291种,其中兽类5目12科37种,鸟类15目167种,爬行类2目3科5种,两栖类2目2科5种,鱼类9目17科77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白鹳、丹顶鹤,白尾海雕等9种,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大天鹅、白枕鹤、雷鸟、水獭、猞猁等32种。区内野生植物资源也比较丰富,有高等植物近500种,其中野大豆、黄菠萝、水曲柳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开发保护
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被国际湿地局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至此,保护区自1993年筹建以来,10年上了三个台阶,成为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20世纪后半叶三江平原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虽然为国家粮食供应做出了贡献,但大片湿地遭到破坏。为拯救中国这块唯一保持原始面貌的淡水湿地,许多人士四处奔走呼吁,1994年,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建立了“黑龙江三江省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又批准建立了“黑龙江三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区工作人员风餐露宿踏查湿地,确定权属,划定界限。最终沿黑龙江、乌苏里江辟建了总面积19.81万公顷的湿地保护区,其中核心区6.6万多公顷,缓冲区近3万公顷,实验区10.4万多公顷。
2000年4月,三江自然保护区被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起了科研办公综合楼,购置了大批科研设施和森林防火设备。今年1月,保护区又被国际湿地局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加入世界保护区行列,为争取国际援助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保护区已接受国际中国湿地(GEF)项目资助的自动化办公设备、摄像机、卫星定位系统、巡护艇等18台套,进一步增强了保护区的功能。
环境问题
湿地水质污染严重。治理保护前,三江平原现有大小工矿和乡镇企业7700多个,年排工业废水1.43亿吨,生活污水0.56亿吨。乌裕尔河沿岸有8个乡镇、541个工业企业,它们所产生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中,造成湿地污染,水环境恶化,水生动物大量死亡,野生动物减少,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目前,丹顶鹤、白鹤等珍稀鸟类的数量已明显减少,冠麻鸭等已经绝迹,三江平原鲟、鳇等名贵鱼类资源大幅下降。抚远县曾是黑龙江省的天然大渔场,现已严重衰退,产鱼量仅为上世纪60年代的几十分之一,过去一网能打300多条大马哈鱼,现在只能打3~4条。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的迅速发展,以及人类对资源的掠夺式经营,使得世界范围内生态系统退化及生念环境恶化,这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湿地作为界于陆地和水体间过渡的一种特殊生态类型,是一种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其与陆地、大气圈、水圈作用的绝大部分生物地球化学通量有关,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气候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增强,全球湿地面积正经历一个迅速减少的过程,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而形成的低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湿地集中区,也是世界最重要的湿地之一。由于建国几十年来的大规模过度开发,湿地面积已大量减少,土地沙化从无到有、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气候恶化,旱涝频仍、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污染与日俱增。
政府对策
对三江平原湿地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既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改善黑龙江省及东北亚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和政府间双边协定的需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论证了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述了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基本原则及目标,分析了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各种影响因素。对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政府管理、政策导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进行了三江湿地资源保护性开发模式的研究。提出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工作原则。对三江平原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进行长远规划,推出三江平原湿地保护、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的方案设计,认为应在科研与综合的规划研究、建立强有力的政府管理部门与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开展湿地社区共管、生态旅游、发展生态安全型农业、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湿地保护工作的决策者提出了一个合理化的建议。
黑龙江省政府、省政协对三江平原湿地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给予了高度重视。2002年和2004年,省政府、省政协分别组织专家对全省的湿地进行了调查,提出了保护湿地的具体意见。当地垦区早在1999年就决定全面停止开荒,然后又实施了退耕还林、还湿、还荒。但目前仍有人明目张胆地在湿地里开荒。挠力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乌苏里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因此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代管乌苏里江自然保护区的程科长指出,2004年10月至2005年6月有人开垦保护区湿地2700亩,现已种上大豆。当地环保局的同志曾对此人开荒行为进行了制止,但毫无效果,因为他们无权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当地环保部门的同志说,按照执法程序,应该由当地自然保护区管委会执行,但目前乌苏里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只由八五九农场环保科长程显友一个人代管。一个人管3900公顷湿地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由此暴露出湿地管理的问题。八五九农场的张场长说,“湿地形成要上万年的漫长时间,看着湿地被开垦真叫人心疼啊!保护湿地我们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007年8月29日美国新奥尔良的飓风灾难给我们提供了有关环境的惨痛教训,飓风“卡特里娜”导致新奥尔良这座海滨城市全面摧毁,经济损失惨重。能帮新奥尔良对付暴风雨的缓冲带——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湿地被开发商不计后果地开发破坏了。新奥尔良或许是美国的不可持续发展——因破坏环境而最终带来高昂代价的人类活动最触目惊心的例子。此事使我们联想到三江平原湿地目前的状况,如果还肆意破坏,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挽救,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呢?三江平原肆无忌惮的大规模开发也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实例。保护三江平原湿地不应只停留在口号上,全社会的每个人都应行动起来,使三江平原湿地不再重演大开发的悲剧,依法治湿,严惩开荒者,打开堤坝,放开河流使湿地不再干枯,让我们的湿地不再哭泣。
保护成果
三江平原经过50余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开发,使湿地面积锐减湿地功能下降,水质受到污染,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以风蚀为主的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对策是加大湿地的保护力度,实施水质改善工程,加强湿地监测网络建设和基础设施及管理队伍建设,注重国际交流和广泛的宣传教育。
历经数年,区内基本遏制了乱开滥垦、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的不法行为,湿地得到了明显恢复和保存,生物的多样性更加显现。多年不见的荷花又在湿地湖泡里绽放,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丹顶鹤等逐年增多,特别是今年又发现了多年不见的珍禽中华秋沙鸭。如今,在三江湿地保护区,雁鸭、鸳鸯成群结队在水中嬉戏;丹顶鹤、金雕等搏击长空;马鹿、狍子在草地上奔走觅食;湿地中的大片小叶樟草在风中沙沙作响,为湿地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一位当年参加开发三江平原的老人,站在湿地中深情地感叹:北大荒的原始风貌又回来了。
深远意义
三江平原湿地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其面积为1.52万km2,占黑龙江省湿地总面积的74%,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别拉洪河流域、穆兴平原、嘟噜河流域。从世界范围来看,三江平原湿地是很多国际迁徙鸟类的必经之地和繁殖基地,拥有丰富的动植物、鱼类和水资源,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这里有大量濒危的稀有物种,还有丰富的资源物种,如东方白鹳、丹顶鹤和兴凯湖赤松等。三江保护区的建立,对于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并为东北地区的气候调节水源涵养,洪涝灾害控制及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本区与俄罗斯的三个保护区相邻,在国际合作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