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神鉴

拼音:shén jiàn

注音:ㄕㄣˊ ㄐㄧ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神鑑 ”。英明的鉴察力。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人君虽明并日月,神鉴未兆,然万机不可以独统,曲碎不可以亲总,必假目以遐览,借耳以广听。” 南朝 宋 慧通 《驳顾道士夷夏论》:“然则圣人神鉴,靡所不通,智照寧有不周?”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奔那伐弹那国》:“神鑑无隐,灵应有徵。”
见“ 神鉴 ”。

基本含义
神明的眼睛,比喻明察秋毫,洞察事物的真相。
详细解释
神鉴是由“神”和“鉴”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神指神明,鉴指眼睛。神鉴比喻人的眼睛能够明察秋毫,洞察事物的真相,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使用场景
神鉴常用于形容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能够准确看清事物的内在本质。可以用来称赞别人的聪明才智和敏锐的观察力。
故事起源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古代有位叫刘敬叔的人,他聪明机智,眼睛极为敏锐,能够洞察事物的真相。有一次,他在宴会上看到一位宾客举起酒杯,其中的酒水竟然变成了血。刘敬叔非常震惊,立刻认识到这是一个陷阱,酒杯中可能被下了毒。他立刻制止了宾客喝酒,避免了一场大祸。因此,人们称他的眼睛为“神鉴”,以示他的聪明和敏锐。
成语结构
神鉴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单独的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的神鉴使他在商业谈判中总能抓住对方的底线。2. 她的神鉴让她能够看清人性的丑陋。3. 这位法官的神鉴帮助他作出了公正的判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神鉴”与“明察秋毫”、“洞察事物的真相”等词语联系起来,加深记忆。也可以将神鉴的故事起源与刘敬叔的聪明才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明察秋毫”、“洞若观火”等,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神鉴使她能够看出我们谁没有完成作业。2. 初中生:他的神鉴让他能够看清同学们之间的关系。3. 高中生:她的神鉴使她能够洞察到社会的不公平现象。4. 大学生:他的神鉴使他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律师,总能找出对方的破绽。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