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鸡犬不留

拼音: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jī quǎn bù liú ㄐㄧ ㄑㄨㄢˇ ㄅㄨˋ ㄌㄧㄨˊ

鸡犬不留(雞犬不留) 

◎ 鸡犬不留 jīquǎn-bùliú

[even fowls and dogs are not spared;complete extermination] 军队所过,鸡狗被杀光。喻不留情地残杀,人和牲畜一起杀光

基本含义
形容战争或灾难来临时,人们都离开了,没有一只鸡、一条狗留下来。
详细解释
鸡犬不留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鸡”和“犬”。它的意思是在战乱或灾难来临时,人们都离开了,没有一只鸡、一条狗留下来。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面临危险时的恐惧和逃离的情景。
使用场景
鸡犬不留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面临灾难或危险时的慌乱逃离。它可以用于描述战争、自然灾害、疫情等情况下人们的行为。
故事起源
《孟子·离娄上》中有一段故事,说的是离娄子问孟子:“曾闻夫子言:鸡犬之声相闻,民至焉。今有五步之内,而民不敢至焉者,何也?”孟子回答道:“吾闻之也,善人不留,恶人不去。故鸡犬之声相闻,民至焉。”这个故事中的“鸡犬之声相闻,民至焉”被引申为“鸡犬不留”。
成语结构
主语+谓语+宾语+状语
例句
1. 在战争来临时,这个小村庄的人们都逃得一干二净,鸡犬不留。2. 当地发生了地震,居民纷纷离开,鸡犬不留。3. 那个国家的经济崩溃后,人们纷纷外逃,鸡犬不留。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1. 将“鸡犬不留”与战争、灾难等关键词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人们在面临危险时的逃离情景。2. 制作一幅图画,画出人们离开的场景,同时画上一只鸡和一条狗,表示它们没有留下来。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与灾难、战争相关的成语,如“四散奔逃”、“万箭穿心”等,以拓展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地发生了地震,人们都逃得一干二净,连鸡犬都不留。2. 初中生:战争爆发时,人们纷纷逃离,整个城市鸡犬不留。3. 高中生:经济危机导致人们纷纷外逃,这个国家已经成了鸡犬不留的荒芜之地。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