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枵枣

拼音:xiāo zǎo

注音:ㄒㄧㄠ ㄗㄠˇ

繁体:

基本解释

无核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乐毅枣》:“今 青城县 产无核枣,一名虚中,即《西京杂记》之枵枣也。”

基本含义
形容人非常瘦小、憔悴。
详细解释
枵枣是由两个词语组成,枵和枣。枵指瘦小、消瘦,枣指干瘪的枣子。枵枣用来形容人的身体非常瘦小、憔悴,常常因饥饿或疾病而导致。
使用场景
枵枣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的身体状况非常糟糕,特别是因为饥饿或疾病而导致的憔悴状态。
故事起源
枵枣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卷一百三十二·孔子世家》中。相传孔子的学生曾子因为太过勤奋学习,导致身体憔悴,孔子对他说:“曾子,吾闻之,美酒不入瘠人之口,大学不入枵薄之躬。”意思是说好酒不会让瘦弱的人感到美味,大学问也不适合身体虚弱的人。从此,枵枣成为形容人瘦小、憔悴的成语。
成语结构
主体成语由两个形容词构成:枵和枣。
例句
1. 他整天工作繁忙,已经变得枵枣不堪。2. 那个饥饿的孩子看起来瘦小枵枣。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法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瘦小、憔悴的人站在一个干瘪的枣子旁边,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健康、饥饿相关的成语,例如“枯骨生肉”、“饥肠辘辘”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病得很严重,变得枵枣不堪。2. 初中生:她因为长时间不吃饭,变得枵枣不堪。3. 高中生:考试前熬夜复习,导致他变得枵枣不堪。4. 大学生:他为了减肥节食过度,结果变得枵枣不堪。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