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南渡

拼音:nán dù

注音:ㄣㄢˊ ㄉ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南度”。1.渡水而南。《楚辞·九章·哀郢》:“当 陵阳 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王逸 注:“渡,一作度。”《史记·晋世家》:“五年春, 晋文公 欲伐 曹 ,假道於 卫 , 卫 人弗许。还自 河 南度,侵 曹 ,伐 卫 。” 唐 柳宗元 《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诗:“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2).犹南迁。 晋元帝 、 宋高宗 皆渡 长江 迁于南方建都,故史称南渡。 唐 李白 《金陵》诗之一:“ 晋 家南渡日,此地旧 长安 。”《宋史·孝宗纪赞》:“ 高宗 以公天下之心,择 太祖 之后而主之,乃得 孝宗 之贤,聪明英毅,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可谓难矣哉。” 元 赵孟頫 《岳鄂王墓》诗:“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郁达夫 《题闽县陈贻衍西湖记游画集》诗之一:“南渡江山气不雄, 钱塘 苏小 可怜虫。”

基本含义
指古代人民或军队由北方渡过江河南下,特指历史上刘备率军南渡长江,意味着转危为安,重获胜利。
详细解释
南渡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之一,也是成语“南渡”的来源。南渡指的是刘备率领的蜀汉军队在三国时期,渡过长江南下,占领荆州和巴蜀地区,成为南方的主要势力。南渡是刘备历经艰难困苦后,终于摆脱了北方敌人的威胁,转危为安,重获胜利的象征。因此,“南渡”成为了一个寓意吉祥、转运的成语。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们克服困难,逆境中转危为安,获得成功的情境。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团队或国家等在逆境中坚持不懈,最终战胜困难的精神。
故事起源
南渡的故事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刘备是当时的蜀汉政权的领导者,他率领的军队曾经在北方遭受了很多挫折和失败。然而,他没有放弃,最终带领军队成功地渡过长江南下,占领了荆州和巴蜀地区,成为南方的主要势力。这次南渡的胜利为刘备带来了转机,也为他后来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成语结构
动词+名词
例句
1. 他在困境中坚持不懈,最终成功地南渡了。2. 这个团队经历了一系列的挑战,但他们最终南渡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观看三国演义或其他关于三国时期的影视剧来加深对南渡的理解和记忆。也可以将南渡与“转危为安”、“战胜困难”等类似的意象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南渡事件,以及刘备在南方的事业发展。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南渡相关的成语,如“渡江”、“北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像刘备一样勇敢,面对困难时要努力南渡,取得成功。2. 初中生:历史上刘备的南渡是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它标志着蜀汉政权的崛起。
3. 高中生
南渡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逆境中要坚持不懈,相信自己,最终战胜困难。
4. 大学生
南渡这个成语可以引申为个人成长的象征,只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才能真正成长和取得成功。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