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审识

拼音:shěn shí

注音:ㄕㄣˇ ㄕ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察知。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若能审识安危,自求多福,蹷然改容,祗承往告。”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诗三札》:“翻译事业于我国青黄不接的现代颇有急切的必要,虽身居海外,亦略能审识。”

基本含义
审查辨别,明辨是非。
详细解释
审识是指审查辨别,明辨是非的能力。它强调对事物的认真审查和辨别,以便正确判断和决策。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审识是一种重要的智慧和能力,它帮助人们分清是非和真伪,避免被欺骗和误导。
使用场景
审识常用于描述人们对事物进行判断、辨别和鉴定的过程。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辨别力,能够正确判断事物的真实面目。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辨别是非和真伪的能力,能够避免被欺骗和误导。
故事起源
审识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当时,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派遣大臣李斯进行各地的审查和整顿。李斯在审查之前,先对自己进行了审识,以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和道德的标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审查他人之前,首先要审查自己。
成语结构
审识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审”和“识”。
例句
1. 他对人性的审识非常深刻,能够看清人们内心的真实想法。2. 这个问题需要用理性的思维和审识的眼光来看待,不能凭感觉随意判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法官或者鉴定专家,在审查和辨别事物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明辨是非。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审识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审时度势、审慎、识别等,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有审识力,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2. 初中生: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培养审识力,了解真实的历史事件。3. 高中生:大学生活需要我们有审识力,能够正确判断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4. 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机会时,我们应该运用审识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5. 成年人:在投资理财时,我们需要有审识力,识别投资风险和机会。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