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文訞

拼音:wén yāo

注音:ㄨㄣˊ ㄧㄠ

繁体:

基本解释

见“ 文妖 ”。

基本含义
文辞华丽而迂腐,难以理解或解释。
详细解释
文訞是由“文”和“訞”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文”指的是文辞,即文字或语言的表达方式;“訞”指的是华丽而迂腐的风格。文訞形容的是使用华丽而迂腐的辞藻,使人难以理解或解释。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过于华丽而难以理解的情况。
使用场景
文訞这个成语可以用于评价文学作品、演讲或文章等。当某篇文章或演讲过于华丽而难以理解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此外,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过分追求辞藻华丽而忽视内容的人。
故事起源
关于文訞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但可以推测这个成语的起源与古代文人风气有关。在古代,文人常常追求辞藻华丽,以显示自己的才华。而有些文人则过分追求辞藻华丽而忽视内容的表达,使得他们的作品难以理解或解释。因此,文訞这个成语应该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成语结构
文訞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这篇文章写得太文訞了,我完全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2. 他的演讲太文訞了,听众们都摸不着头脑。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文訞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写文章时,他使用了很多华丽而迂腐的辞藻,使得文章变得难以理解。将这个场景与成语的发音“文訞”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如果对成语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兴趣,可以进一步研究与成语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历史背景和文人风气。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讲解太文訞了,我听不懂。2. 初中生:这本小说的文字太文訞了,我读得很吃力。3. 高中生:老师的演讲内容很深刻,但用词有点文訞。4. 大学生:这篇论文的表达方式太文訞了,让人费解。5. 成人学习者:这个演讲者的辞藻华丽却无法表达清晰,太文訞了。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