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前说

拼音:qián shuō

注音:ㄑㄧㄢˊ ㄕㄨㄛ

繁体:

基本解释

(1).前人的见解。《宋书·志序》:“百官置省,备有前説,寻源讨流,於事为易。”
(2).先前的主张。《宋史·曾肇传》:“ 肇 在礼院时,启亲祠北郊之议。是岁当郊, 肇 坚抗前説。”

基本含义
指在正式发言或写作之前,先作简要的引言或开场白。
详细解释
成语“前说”指的是在正式发言或写作之前,先进行简要的引言或开场白。它是用来引入话题、准备听众或读者的心理状态,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后续的内容。这个成语强调了先行的重要性,通过前言来引导和铺垫后面的内容,使其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
使用场景
在演讲、写作、会议等正式场合中,使用“前说”可以帮助引起听众或读者的注意,并提供一个清晰的导入,使后续的内容更易理解和接受。同时,它也可以用于日常交流中,以更好地引入话题或引起他人的兴趣。
故事起源
成语“前说”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一书中。据说,当时有一位名叫刘安的学者在宴会上要发表演讲,但他却一直在喝酒,迟迟没有开始讲话。最后,他突然清醒过来,说了一段开场白,然后才开始正式演讲。这个故事被后人传颂,并形成了成语“前说”。
成语结构
主要由“前”和“说”两个字组成,其中“前”表示在前面,引导后面的内容,“说”表示发言或讲话。
例句
1. 在演讲开始之前,他先用一段精彩的前说引起了观众的兴趣。2. 在写作中,通过一个有趣的前说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3. 在会议上,一个好的前说可以让与会者更好地理解会议的主题和目的。
记忆技巧
可以将“前说”与“引导”联系起来记忆。想象你是一个导游,通过一个精彩的前言引导游客进入一个美丽的景点,这样就能更好地记住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演讲、写作相关的成语,如“言之凿凿”、“字斟句酌”等,以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上课之前,先给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前说,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节课的内容。2. 初中生:在班会上,班长用一个深情的前说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大家都被他的演讲所感动。3. 高中生:在进行辩论赛时,我首先用一个引人入胜的前说来介绍我的立场,为后续的观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