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失桂

拼音:shī guì

注音:ㄕㄧ ㄍㄨ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指科举落第。 唐 人谓登科为折桂,故称。 唐 卢纶 《送魏广下第归扬州》诗:“独归初失桂,共醉忽停杯。”参见“ 折桂 ”。

基本含义
指失去了最后的机会或者荣誉。
详细解释
失桂源于古代传说,相传秦朝时期,有一位名叫桂阳的人参加了当时举行的科举考试,他凭借才华与努力,成功进入了最后的决赛。然而,在决赛中,由于一时紧张,他答题失误,错失了获得桂冠的机会。因此,失桂成为了形容失去最后机会或者荣誉的成语。
使用场景
失桂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在最后一刻失去了重要的机会或者荣誉。比如,当某人在比赛中出现错误,错失冠军时,可以使用失桂来形容他。此外,也可用于形容某人在事业、爱情或者其他方面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故事起源
失桂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科举考试是古代中国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而桂冠则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故事中的桂阳代表了那些在最后关头失去机会的人,故事通过他的遭遇来告诫人们要珍惜机会,努力争取成功。
成语结构
成语“失桂”的结构为“动词 + 名词”,其中“失”意为“失去”,“桂”指的是桂冠。
例句
1. 他在比赛中答错了最后一题,可惜失桂了。2. 她本来有机会获得奖学金,可惜因为犯了一个错误而失桂了。
记忆技巧
可以将“失桂”与“失去桂冠”进行联想,桂冠是指科举考试的第一名,失桂则表示失去了最后的机会或者荣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知识,以及其他与荣誉、机会相关的成语,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最后一秒钟失桂了,没有赢得比赛。2. 初中生:她答错了最后一道题,失桂了,没有获得桂冠。3. 高中生:他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放弃了很多机会,但最终还是失桂了。4. 大学生:他在比赛中犯了个错误,可惜失桂了,没有获得冠军。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