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佥谐

拼音:qiān xié

注音:ㄑㄧㄢ ㄒ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1).《书·舜典》记帝 舜 征询意见以任命臣工之事,多有“僉曰”、“汝谐”之语,后遂以“僉谐”谓遴选、任命朝廷重臣。《梁书·江革传》:“ 广陵 太守 江革 ,才思通瞻,出内有闻,在朝正色,临危不挠,首佐台鉉,实允僉谐。”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五:“ 真宗 尹京, 毕 相 士安 为府判,沉毅忠厚。中书将有僉谐, 太宗 令辅臣歷选,俱不称旨……近臣少喻上意,方以 毕公 进,果大喜,遂用参大政。”
(2).指共同认定,一致认可。 宋 王禹偁 《慰上大行皇帝谥号庙号表》:“懋建鸿名,永光清庙。礼官博士,讨论而无异辞;公卿大夫,僉谐而合旧典。”

基本含义
形容言辞谦虚、谨慎,不敢自大。
详细解释
佥谐是由“佥”和“谐”两个字组成的成语。佥,读音qiān,表示共同、并集、共用的意思;谐,读音xié,表示和谐、协调的意思。佥谐指的是言辞谦虚、谨慎,不敢自大的态度。
使用场景
佥谐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辞态度,特别是在表达自己的能力、成就时,要保持佥谐的态度,不夸大、不自负,而是谦虚、谨慎地表达。
故事起源
佥谐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子产的人在受到赞扬时,他谦虚地说自己的能力有限,而不敢自大。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形容人谦虚谨慎的成语佥谐。
成语结构
佥谐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在取得了很大成就后,依然保持佥谐的态度。2. 这位学者虽然才华出众,但始终保持佥谐的言辞。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佥谐”这个成语的发音来记忆,将“qiān xié”与“谦谦君子”进行联想,谦谦君子是形容谦虚、谨慎的人,与佥谐的含义相符。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谦虚谨慎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对佥谐的理解,如“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但我要保持佥谐的态度,不骄傲。2. 初中生:老师表扬了我在考试中的进步,我谢谢老师,并保持佥谐的态度。3. 高中生:虽然我成绩优秀,但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要保持佥谐的心态。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