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楮火

拼音:chǔ huǒ

注音:ㄔㄨˇ ㄏㄨㄛˇ

繁体:

基本解释

祭祀时焚烧纸钱的火光。 清 曹寅 《祀灶后作》诗之三:“楮火连街暎远天,岁行风景倍凄然。”

基本含义
指被火烧得焦黑的树木,比喻人或事物受到严重的打击或摧毁。
详细解释
楮火原指楮树被火烧后的残烬,由于楮树的木材质地柔软,一旦遇到火焰很容易被烧毁,所以成语“楮火”比喻人或事物受到严重的打击或摧毁,形容情况十分糟糕。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遭受严重损失、失败或毁灭的情况,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悲痛、无奈或遗憾之情。
故事起源
楮火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崔宗之的学者,他非常聪明,但却因为与当时的权贵对抗而遭到迫害。最终,崔宗之被迫投身火中自杀。后来,人们将他的名字和楮火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楮火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楮”和名词“火”组成。
例句
1. 这次的失败让他的事业彻底变成了楮火。2. 经历了那场火灾,这座城市变成了一片楮火。3. 这个项目的失败使公司陷入了楮火的境地。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棵楮树被火烧得焦黑,变成了一堆楮火,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对于成语的起源和用法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崔宗之的故事,以及其他与楮火相关的成语,如“楮叶之光”、“楮实之缘”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次考试我考得很糟糕,成绩变成了一片楮火。2. 初中生:他的梦想因为家庭的变故变成了一堆楮火。3. 高中生:这个项目的失败让公司陷入了一片楮火,很多人都失去了工作。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