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布政使

拼音:bù zhèng shǐ

注音:ㄅㄨˋ ㄓㄥˋ ㄕ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官名。 明 洪武 九年(公元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 宣德 后,全国府、州、县等分统于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后因军事需要,增设总督、巡抚等官,权位高于布政使。 清 代始正式定为督、抚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 康熙 六年(公元1667年)后,每省设布政使一员, 直隶 亦设, 江苏 则设二员,分驻 江宁 、 苏州 。俗称藩司、藩台。参阅《续文献通考·职官·布政使司》、《清会典事例·吏部·官制》。

基本含义
布政使是明代官员的职称,用来指代具有行政权力的官员。在成语中,它表示一个人拥有很高的权力和决策能力。
详细解释
布政使一词源于明代,是明朝官员中的一个职衔,负责地方行政管理和司法审判。成语中的布政使指的是具有决策能力、权力大的人。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组织中具有很高的权威和影响力。
使用场景
布政使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组织中具有很高的权威和影响力。可以用来形容政府官员、企业领导、学校校长等具有决策权和执行力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领域的专家或权威人士。
故事起源
布政使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明朝时期,布政使是地方行政管理和司法审判的官员,拥有很高的权力和决策能力。因此,布政使成为了一个代表权威和决策力的象征。后来,这个词语就被引申为成语,用来形容具有很高权威和决策能力的人。
成语结构
布政使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它的意思是根据上下文来理解的。
例句
1. 他在公司里就像个布政使,决策权都掌握在他手里。2. 这位教授是学术界的布政使,他的观点往往能影响整个行业。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布政使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官员身着华丽的官服,手持权杖,以权威的姿态布置政务。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关于明代官制和行政管理的知识,了解布政使在明代的具体职责和权力范围,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是学校的布政使,他可以决定学校的活动安排。2. 初中生:这位科学家就像一个布政使,他的研究成果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3. 高中生:政府的决策都是由布政使来制定的,他们拥有很大的权力。4. 大学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像一个布政使一样,为同学们做出正确的决策。5. 成年人:公司的总经理就像一个布政使,他决定着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希望这份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