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陷穽

拼音:xiàn jǐng

注音:ㄒㄧㄢˋ ㄐㄧㄥˇ

繁体:

基本解释

陷阱。《后汉书·寇荣传》:“臣思入国门,坐於胏石之上,使三槐九棘平臣之罪。而閶闔九重,陷穽步设。” 唐 李白 《君马黄》诗:“猛虎落陷穽,壮士时屈厄。”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汝何必自投陷穽也。”参见“ 陷阱 ”。

基本含义
设下陷阱,诱人入彀
详细解释
陷穽是指故意设下的陷阱,用来诱人上钩。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有人故意设下的圈套或陷阱,用来欺骗或捕捉别人。
使用场景
陷穽一词通常用来描述某人或某组织故意设下的陷阱,用来诱骗、欺骗或捕捉别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有陷害他人的意图,或者警告他人要小心不要落入陷阱中。
故事起源
陷穽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事中,昭公任命了一位名叫郑子产的官员为相国,但是却对他心生嫉妒之情。于是,昭公设下了一个陷阱,让郑子产入彀。郑子产聪明机智,看破了昭公的诡计,并成功逃脱了陷阱。从此以后,人们就用“陷穽”这个成语来形容陷害他人的陷阱。
成语结构
陷穽是由“陷”和“穽”两个字组成的。其中,“陷”表示陷下去,陷害;“穽”表示陷阱,罗网。
例句
1. 小偷留下的陷穽让警察摸不着头脑。2. 这个骗局就像是一个巧妙的陷穽,许多人都上了当。
记忆技巧
可以将“陷穽”拆分成两个部分来记忆。其中,“陷”可以联想到陷入困境,而“穽”可以联想到罗网。通过这样的记忆方法,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如“设陷”、“圈套”等,可以帮助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在森林里遇到了一个陷穽,但是他聪明地绕过了它。2. 初中生:这个电影中,主人公巧妙地设下了一个陷穽,成功地捕捉到了坏人。3. 高中生:这个政治家在选举期间设下了一个陷穽,试图陷害对手。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