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谨题

拼音:jǐn tí

注音:ㄐㄧㄣˇ ㄊ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1).给诗文书画写题记或跋文的常用语。表示谦敬之意。 宋 楼钥 《清芬堂记》:“ 子觉 之长子 伯禽 祕藏于家,亦谨题于卷尾。” 元 戴良 《题叶丞相遗墨》:“ 良 既得以快覩前修之真蹟,而又有以窃窥先达之为人,抑何幸歟!后学 浦江 戴良 谨题。”
(2). 明 清 大臣上题本的用语。表示恭敬之意。 明 清 时奏章有题本、奏本之别,题本由官员用印具题。 清 末废,专用奏折。 明 赵南星 《复京察拾遗疏》:“俱奉钦依吏部知道事理,谨题请旨。” 明 范景文 《饬属疏》:“ 南京 兵部尚书臣 范景文 谨题:为敬陈飭属之要,以肃邦政之规事。”参阅《明会典·通政使司》。

基本含义
谨慎地提出问题或题目,并且认真对待。
详细解释
谨题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谨”意为谨慎、小心,第二个字“题”意为提出问题或题目。谨题的含义是指在提出问题或题目时要谨慎小心,并且认真对待。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在提问或提出问题时应该慎重思考和表达,不轻率随便。
使用场景
谨题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教育、学术和工作场景中。比如,老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时可以使用谨题这个成语来告诉学生提问要认真思考,不要漫不经心;在工作中,领导可以通过使用谨题来要求员工在提出问题或提案时要慎重对待,确保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故事起源
谨题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的《六韬·虚实篇》中。杨慎是明朝初年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这本书中强调了在战争中要善于虚实相结合,同时也提到了谨慎地提出问题或题目的重要性。
成语结构
谨题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谨”和“题”。
例句
1. 在开会时,我们应该谨题提出自己的问题,不要随便发言。2. 作为一名记者,应该谨题采访对象,确保提出的问题准确无误。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谨题”拆分成“谨”和“题”来记忆。其中,“谨”可以联想为小心谨慎,而“题”可以联想为提出问题或题目。通过将两个字的含义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谨题相关的成语,比如“谨言慎行”、“谨小慎微”等,这些成语都强调了在言行中要谨慎小心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课堂上,老师鼓励我们要谨题提问,不要怕问错。2. 初中生:在参加辩论赛时,我们要谨题提出观点,严谨论证。3. 高中生:在写论文时,我们要谨题选取合适的研究问题,确保研究的严谨性。4. 大学生:在进行实验研究时,我们要谨题设计实验方案,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