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改节

拼音:gǎi jié

注音:ㄍㄞˇ ㄐ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1).改变节操。《孔子家语·在厄》:“﹝ 子贡 ﹞入问 孔子 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雁门太守行》:“ 涣 ( 王涣 )少好侠,尚气力,数通轻剽少年。晚改节博学,通於法律。”《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幸得 娟娟 小姐是个贞烈之女,截髮自誓,不肯改节。 白长吉 强他不过,只得原嫁与 遐叔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崔猛》:“或以告 崔 。 崔 讶其改节,而亦未之奇也。”
(2).更换季节。 汉 张衡 《东京赋》:“於是春秋改节,四时迭代,蒸蒸之心,感物曾思。”《艺文类聚》卷三四引 三国 魏 曹丕 《寡妇赋》:“去秋兮就冬,改节兮时寒。”

基本含义
改变立场或信仰,背叛原有的道义或原则。
详细解释
改节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或团体改变原有立场或信仰,背叛原有的道义或原则。这个成语常常用来表示一个人或团体在面临诱惑或压力时背叛自己的价值观或原则。
使用场景
改节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讨论一个人或团体在面临道德困境时的行为。它可以用来描述政治家、商人、朋友或家人等在面临利益冲突时的行为。
故事起源
改节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叫庄子的哲学家。据说,庄子的一个学生曾经背叛了他的信仰,改变了自己的立场。庄子对此感到非常失望,于是他用“改节”来形容这种背叛行为。
成语结构
改节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改”和“节”。
例句
1. 他曾经是我们的朋友,但是他改节了,背叛了我们的信任。2. 这个政治家为了个人利益改节,背叛了他的选民。
记忆技巧
记忆“改节”这个成语可以使用以下技巧:1. 将“改”字联想到改变,将“节”字联想到原则或信仰。2. 想象一个人在面临诱惑时改变了自己的原则和信仰。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改节相关的成语,如“不改初衷”、“背信弃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曾经是我的好朋友,但是他改节了,不再和我一起玩了。2. 初中生:这个政治家为了自己的利益改节,背叛了选民的信任。3. 高中生:她为了追求名利改节,背叛了自己的理想和原则。4. 大学生:在商业竞争中,有些人会为了利益改节,背叛自己的道德底线。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