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削迹

拼音:xiāo jì

注音:ㄒㄧㄠ ㄐ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见“ 削迹 ”。
亦作“ 削跡 ”。1.削除车迹。谓不被任用。《庄子·让王》:“ 夫子 再逐於 鲁 ,削迹於 卫 ,伐树於 宋 。” 明 李贽 《复周南士书》:“然削迹伐木,饿 陈 畏 匡 ,其得免者亦幸耳,非胜算也。” 清 钱谦益 《康文初六十寿序》:“至如余之不肖,削迹窜逐,固无足道者。”
(2).消踪匿迹。谓隐居。《庄子·山木》:“削迹捐势,不为功名。”《后汉书·隗嚣传》:“夫以二子之贤,勒铭两国,犹削跡归愆,请命乞身。”《北齐书·杨愔传》:“ 愔 遂弃衣冠於水滨若自沉者,变易名姓,自称 刘士安 ,入 嵩山 ,与沙门 曇謨徵 等屏居削迹。” 清 顾炎武 《路光禄书来叙江东同好诸友一时徂谢感叹成篇》诗:“削迹行吟久不归,修门旧舘露先晞。”

基本含义
削去痕迹,消除痕迹。
详细解释
削迹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削”意为削减、消除,而“迹”指的是痕迹、痕迹。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消除痕迹、抹去痕迹,使之不再可见。
使用场景
削迹多用来形容人们在行动之后,为了不留下任何痕迹或痕迹而采取的措施。也可以用来比喻消除过去的错误或过失,以避免给自己带来麻烦或困扰。这个成语常常出现在讨论个人行为、政治事件或历史事件等方面的文章或对话中。
故事起源
削迹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的故事。故事中,齐国的国君僖公在外出时,有人告诉他说,他的马上有一块蹄铁脱落了。僖公听后,立即命人把路上的蹄铁全部削去,以消除痕迹,不让人发现。这个故事成为了削迹这个成语的典故。
成语结构
削迹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1. 为了不给别人留下任何痕迹,他削迹悄然离开了。2. 在政府的干预下,这个丑闻被削迹掉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削迹”与削去痕迹的意思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在削去地面上的痕迹,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削迹相关的成语,如削足适履、削铁如泥等。同时,可以学习其他与痕迹、消除相关的成语,如除旧布新、洗心革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小心打翻了水杯,赶紧拿纸巾削迹。2. 初中生: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他削迹离开了社交媒体。3. 高中生:政府试图削迹过去的不当行为,以重建公众信任。4. 大学生及以上:公司为了避免泄露商业机密,会定期削迹电脑上的敏感信息。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