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公旦

拼音:gōng dàn

注音:ㄍㄨㄙ ㄉ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指 周公 旦 。 汉 王粲 《从军》诗:“昔人从 公旦 ,一徂輒三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重以 公旦 多材,振其徽烈,剬《诗》缉《颂》,斧藻群言。”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上》:“故《周官》非肇制於 公旦 ,父子积思,以成斯业,信其勤精矣。”

基本含义
公正无私的官员或者人物。
详细解释
公旦是一个古代的官衔,意为“公正无私的官员”。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公正,没有私心私欲,为民众着想。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处理事务时不偏袒任何一方,公正无私。
使用场景
公旦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公正处理事务时的优点。它可以用于各种场合,比如形容一个政府官员在执法时不偏袒任何一方,一个老师在评判学生时公正无私,或者一个仲裁员在处理争议时公正公平。
故事起源
公旦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是指古代官员中的最高品级。《周礼》是一部古代中国的经典著作,记载了周朝时期的礼制和官职制度。公旦这个词后来演变成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
成语结构
公旦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公”意为公正、公正的,第二个字“旦”意为官员、人物。
例句
1. 他是一位公旦的法官,他的判决总是公正无私。2. 这位老师对待每个学生都非常公旦,没有偏袒任何一方。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公正”和“无私”这两个词联系起来记忆公旦这个成语。公旦的发音与“功旦”相似,可以将其与一个公正无私的官员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官职制度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周礼》和古代中国的礼制。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公正无私相关的成语,如“公平正义”、“廉洁奉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评比我们的作文时一直很公旦。2. 初中生:我们班的班长在处理纠纷时总是公旦公正。3. 高中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个公旦的律师,为正义而战。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努力做到公旦,不偏袒任何一方。5. 成年人:我们需要更多的公旦官员来治理社会,确保公平正义的实现。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