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得士

拼音:de shì

注音:˙ㄉㄜ ㄕ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1).谓使士人投奔、归附。亦谓得士人的心。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説得行焉。” 唐 韩愈 《祭田横墓文》:“感 横 义高能得士,因取酒以祭,为文而弔之。” 宋 王安石 《读孟尝君传》:“世皆称 孟尝君 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於虎豹之 秦 。”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城陷, 仲德 帅兵三百,力战不支,赴 蔡水 死,军士皆从之,其得士虽古之 田横 无以加也。”
(2).泛指获得贤士。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乡试遇水火灾》:“上命如 鹤龄 言,改用十五日为首场,是科更称得士。”

基本含义
指得到一个有才能、有学问的人,也可指得到有才能的人为己所用。
详细解释
得士是由“得”和“士”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得”意为获得、得到,“士”指有才能、有学问的人。这个成语表示获得一个有才能、有学问的人才,或者将有才能的人才用于自己的利益之中。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能够获得一个有才能的人才,或者将有才能的人才用于自己的利益之中。比如,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公司或组织能够招聘到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员工,或者某个领导能够吸引并利用一位有才能的下属。
故事起源
得士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列御寇》一篇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列御寇的人,他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但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主人。后来,他遇到了一个叫做晏子的人,晏子非常欣赏列御寇的才能,并请他为自己工作。这个故事成为了得士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得士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得”和名词“士”组成。其中,“得”表示动作,意为获得、得到;“士”表示对象,指有才能、有学问的人。
例句
1. 他的公司得士无数,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雇主。2. 这位领导非常懂得如何得士,他能够吸引并利用各种有才能的人才。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帮助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一场比赛中,通过努力获得了一位非常有才能的士兵,然后利用这位士兵的才能取得了胜利。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成语“得士”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如果对中国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成语的起源和用法,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得士,他教我们很多有趣的知识。2. 初中生:这个学校很懂得得士,他们聘请了很多优秀的老师。3. 高中生:他的公司非常擅长得士,每个员工都非常有才华。4. 大学生:这个实习机会非常难得,我希望能够得到这个得士的机会。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