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义事

拼音:yì shì

注音:ㄧˋ ㄕ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正义或公益之事。《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天下义事,岂可让公一个做尽了?我也出二十万钱为助。” 清 刘大櫆 《乡饮宾方君墓志铭》:“而里党有义事,则乐从其后。”
谓度事之宜而行之。《左传·襄公三十年》:“君子谓 宋共姬 女而不妇。女待人,妇义事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中》:“义,读为仪。仪,度也。言妇当度事而行,不必待人也。”

基本含义
义无反顾指坚定无比地追随自己的信仰和决定,毫不犹豫地前进。
详细解释
义无反顾一词源自《左传·襄公十五年》:“孔子见季氏,如见故人,谓之曰:‘吾闻之也,君子不器,何也?君子义以为器也。’”意思是说,君子不计较器物的大小,只注重义理。义无反顾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决定,不顾一切地向前迈进。
使用场景
义无反顾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临困难或危险时,毫不犹豫地坚持自己的信仰或决定,勇往直前。可以用来形容对待事业、爱情、友情等方面的态度。
故事起源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记录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情况。其中的故事《襄公十五年》中,孔子谈到了君子的品德和行为,提到了“君子义以为器”的观点,从而引申出了义无反顾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义无反顾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义”、“无”、“反”、“顾”组成。
例句
1. 他对自己的梦想义无反顾地追求,从不轻易放弃。2. 在困境中,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坚持下去,最终获得了成功。
记忆技巧
可以将义无反顾的意思理解为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义气无比,毫不犹豫地前进,像一只顾不得回头的鸟。
延伸学习
如果对于成语的起源和用法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左传》这部古代史书,了解其中的故事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学习汉字义无反顾,每天都认真背诵。2. 初中生:他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社会实践活动,为社区做出了很多贡献。3. 高中生:在面对升学压力时,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专业。4. 大学生: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公益事业中,帮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