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征应

拼音:zhēng yīng

注音:ㄓㄥ ㄧㄥ

繁体:

基本解释

犹证验,应验。《汉书·叙传上》:“盖在 高祖 ,其兴也有五……三曰神武有徵应。”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 温媪 者……乡里咸谓之龙母,敬而事之,或询以灾福,亦言多徵应。”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后秦记·二世皇帝》:“ 吕后 望气,老嫗哭蛇,英雄欺人耳。然徵应之事,理自应有,莫作奇怪看。”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文字等语谶宜避》:“文字著述,官制称谓,器物名号,以至歌謡讖语,戏謔之言,多有徵应,亦皆有当讳避者。”

基本含义
指遭受到应有的惩罚或报应。
详细解释
征应是由“征”和“应”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征,指招募或调动;应,指接受或遭受。征应的意思是指遭受到应有的惩罚或报应。这个成语强调人们的行为会带来相应的后果,无论是好是坏。
使用场景
征应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特别是不好的后果。可以用来提醒人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要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避免引发不良后果。
故事起源
征应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在古代,人们的行为往往会受到法律的制约和惩罚。征应这个成语正是由此衍生而来,形容人们因为自己的行为而遭受到应有的惩罚或报应。
成语结构
征应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征”和动词“应”组成。
例句
1. 他违法乱纪,最终遭受到了征应。2. 不守道义的人终将会遭受到征应。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征应”拆分成两个部分来记忆,征和应。征可以联想到“招募”或“调动”,应可以联想到“接受”或“遭受”。通过将这两个部分联想到相关的含义,可以更好地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道德、法律和行为后果相关的成语,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听老师的话,结果考试不及格,真是征应了。2. 初中生:他偷了别人的东西,最后被抓住了,真是很应该征应。3. 高中生:如果你不努力学习,将来找不到好工作,那就是自己的征应。4. 大学生:不守法律规定,最终会遭受到征应,这是人人都应该明白的道理。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