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宗祝

拼音:zōng zhù

注音:ㄗㄨㄙ ㄓ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宗伯和太祝。主祭祀之官。《逸周书·克殷》:“﹝ 武王 ﹞乃命宗祝崇宾饗祷之于军,乃班。” 孔晁 注:“宗祝,主祀。” 朱右曾 校释:“宗祝,主祭祀之官。”《国语·周语中》:“敌国宾至……门尹除门,宗祝执祀,司里授馆。” 韦昭 注:“宗,宗伯;祝,太祝也。”《史记·乐书》:“乐师辩乎声诗,故北面而弦;宗祝辩乎宗庙之礼,故后尸。” 唐 韩愈 《祭裴太常文》:“自郊丘故事,宗庙时宜,大君之所旁求,丞相之所卒问,群儒拱手,宗祝醉心,兄皆指陈根源,斟酌通变。莫不允符天旨,克协神休。” 明 陈子龙 《庐居》诗:“祈死烦宗祝,偷生愧国殤。但依亲陇在,含笑此高冈。” 柳亚子 《酒边一首为一瓢题扇》诗:“祈死已烦宗祝请,偷生忍为稻粱谋。”

基本含义
宗祝是一个古代的宗庙祭祀仪式,用于祭祀祖先和神明,表示对祖先的敬意和祝福。
详细解释
宗祝是指古代中国人举行的一种重要的宗庙祭祀仪式。宗庙是祭祀祖先的场所,而祝则是祭祀的一种仪式。宗祝的目的是向祖先和神明表达敬意,并祈求祖先保佑后代子孙平安和繁荣。宗祝通常由宗庙的祭祀官员主持,参与者包括家族成员和社会上的重要人物。
使用场景
宗祝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对祖先的尊敬和敬意,也可以用来表达对前辈的感激和敬仰。另外,宗祝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个重要事物或人物的庆祝和祝福。
故事起源
宗祝这个成语的起源是古代中国的宗庙祭祀仪式。在古代,人们十分重视祖先的崇拜和敬意,因此定期举行宗庙祭祀仪式来祈求祖先的保佑。这种祭祀仪式被称为宗祝,后来也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对祖先的尊敬和敬意。
成语结构
宗祝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宗”表示宗庙祭祀,第二个字“祝”表示祭祀仪式。
例句
1. 他对祖先的宗祝非常虔诚。2. 在这个重要的日子,我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宗祝仪式。
记忆技巧
可以将宗祝的发音“zōng zhù”与“宗庙祭祀”这个意思进行联想,帮助记忆它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宗庙文化和祭祀仪式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知识,了解更多关于古代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和敬意的传统。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在学校举行了一场宗祝仪式,祈求学业顺利。2. 初中生:我对祖先的宗祝非常虔诚,每年都会回家祭拜。3. 高中生:通过宗祝仪式,我们向先烈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4. 大学生:在毕业典礼上,我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宗祝仪式,庆祝我们的学业成就。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