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折腰吏

拼音:zhé yāo lì

注音:ㄓㄜˊ ㄧㄠ ㄌ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晋 陶潜 为 彭泽县 令,自叹“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见《晋书》本传。后因以“折腰吏”泛称地方低级官吏。 唐 白居易 《旱热》诗:“忽思公府内,青衫折腰吏。” 唐 韦应物 《赠王侍御》诗:“自嘆犹为折腰吏,可怜驄马路傍行。”参见“ 折腰 ”。

基本含义
指官员屈从于权贵,低头媚笑,奴颜婢膝。
详细解释
折腰吏是由“折腰”和“吏”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折腰”表示弯腰,低头;“吏”指的是官员。折腰吏的基本意思是指官员屈从于权贵,低头媚笑,奴颜婢膝。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官员为了迎合上级或权贵,而放弃原则和底线,甚至出卖自己的尊严和原则。
使用场景
折腰吏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批评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背弃原则、出卖自己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为了迎合上级或权贵而不择手段的官员、员工或其他人。
故事起源
折腰吏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南朝宋时期,有一位官员名叫王导。他曾经是一位有志向、有原则的官员,但在权贵的压力下,他逐渐变得奴颜婢膝,成为了一个折腰吏。这个故事通过王导的经历,告诉人们不要为了权力和利益而背弃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成语结构
折腰吏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折腰”为形容词作定语修饰“吏”这个名词。
例句
1. 他原本是一个有原则的官员,但在面对权贵的压力下,他变成了一个折腰吏。2. 这个公司的高层官员都成了折腰吏,为了迎合股东的利益,不择手段。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官员在面对权贵时,弯腰低头,媚笑奉承的场景,从而联想到折腰吏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这个成语的用法和相关的故事,可以查阅相关的词典、成语故事书籍或互联网资源。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做一个有原则的人,不要变成折腰吏。2. 初中生:政府官员应该为人民服务,而不是成为折腰吏。3. 高中生:权贵压迫下的折腰吏是社会的悲剧,我们应该反对这种现象。4. 大学生:在职场上,我们要坚守原则,不要成为折腰吏,保持自己的尊严和底线。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