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身行

拼音:shēn xíng

注音:ㄕㄣ ㄒ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1).操行;品行。《荀子·富国》:“仁人之用国,将脩志意,正身行。” 汉 贾谊 《新书·辅佐》:“正身行,广教化,修礼乐,以美风俗。”
(2).亲自执行。《史记·李斯列传》:“昔者 司城子罕 相 宋 ,身行刑罚,以威行之,朞年遂劫其君。”
(3).只身行走。 宋 苏轼 《龟山》诗:“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菴初白头。”《封神演义》第五二回:“ 闻太师 曰:‘吾非不能遁回 朝歌 见天子,再整大兵,以图恢復。只人马累赘,岂可捨此身行?’” 清 翁方纲 《欧阳文忠明妃曲和王介甫作》:“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英文翻译

1.【医】thoxax;a position of the body surface at the centre between the two breasts

基本含义
指个人的行为和言谈举止。
详细解释
身行是由“身”和“行”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其中,“身”指的是个人的身体,代表个人的行为;“行”指的是行走,代表个人的举止和言谈。身行在成语中表示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谈举止,强调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
使用场景
身行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谈举止是否得体、合适。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的赞赏或批评,也可以用来提醒自己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故事起源
身行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孟子·尽心上》:“舜曰:‘不亦善乎!如有亲子者,身行正直,而后教之以礼,亦可使从之。’”故事中的舜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贤明的帝王,他在治理国家的同时也非常注重自身的修养和行为举止,认为只有自己身行正直,才能教育好子孙后代。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名词“身”和动词“行”组成。
例句
1. 他的身行举止得体,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2. 这位老师身行高尚,深受学生的敬爱。3. 他的身行不端,经常惹来麻烦。
记忆技巧
可以将“身行”拆分为“身”和“行”,联想到一个人的身体和行走,表示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谈举止。
延伸学习
1. 了解更多与身行相关的成语,如“言行一致”、“言行不一”等。2. 阅读相关的文章或书籍,了解如何提升个人的身行修养。3. 观察周围的人的身行举止,思考自己的行为和言谈举止是否得体。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身行很好,经常帮助别人。2. 初中生:老师总是强调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身行举止。3. 高中生:身行是一个人品德的体现,要时刻保持良好的行为和言谈举止。4. 大学生: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身行观念,做一个有担当的人。5. 成年人:我们应该时刻反思自己的身行,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