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折叠

拼音:zhé dié

注音:ㄓㄜˊ ㄉ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折叠 zhédié
[fold] 把物体的一部分折过来与另一部分挨在一起
把印好的书页折叠起来以便装订

英文翻译

1.fold; cuttle; alias; enfoldment; folding; {冶} lap

详细解释

(1).弯屈。《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 西门庆 见 月娘 脸儿不瞧,就折叠腿装矮子,跪在地下。”《水浒后传》第七回:“没奈何掇转一副面孔,折叠两个膝盖陪罪。”
(2).把物体的一部分翻转和另一部分贴拢。 清 姚燮 《双鸩篇》:“脱妾金缕衣,为郎折叠空竹箱。” 艾芜 《还乡记》:“ 苟玉珍 临别交他一把可以折迭的小刀。”
(3).重迭起伏。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一章:“那深红的落日把遥远的折迭的 吕梁山 照耀得分外鲜明。”
摺疊:1.把平面之物的一部分折转和另一部分迭在一起。《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再把一张纸摺叠了,写成封家书。”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庚午秋,买得《埤雅》一部,中摺叠緑笺一片,上有诗。”
(2).曲折重迭。 清 赵庆熺 《香遍满·春晓》套曲:“婀趖杨柳红楼靠,摺叠阑干赤石雕。”

基本含义
将物体折叠起来,使其变小或变形。
详细解释
折叠是指将物体按照一定的方式折叠起来,通常是将长方形或平面物体沿着折痕线折叠,使其变小或变形。折叠也可以用来比喻将复杂的问题或困难的情况通过合理的处理变得简单或解决。
使用场景
折叠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物体的动作,也可以用于比喻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折叠来形容折叠衣物、折叠纸张等;在工作或学习中,我们可以用折叠来比喻整理思路、解决疑难问题等。
故事起源
折叠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纸张折叠艺术。中国古代有一种叫做“折纸”的手工艺术,人们用纸张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折叠成各种形状,如动物、花朵等。这种手工艺术在中国古代非常流行,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比喻手法,用来形容整理事物或解决问题的过程。
成语结构
折叠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词序。
例句
1. 他折叠了一张纸,变出了一只漂亮的纸鹤。2. 这个难题太复杂了,我需要折叠一下思路,再来解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纸张折叠艺术联系起来,想象折叠纸张的过程,来记忆这个成语。也可以将折叠比喻为整理事物或解决问题的过程,用实际例子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纸张折叠艺术,学习如何折叠纸鹤、纸船等形状,体验其中的乐趣和技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会折叠一只纸鹤送给老师。2. 初中生:她用折叠的方法解决了这个数学难题。3. 高中生:他喜欢折叠衣服,让衣柜变得整洁有序。4. 大学生:他将复杂的问题折叠成几个简单的步骤来解决。5. 成年人:我需要折叠思路,找到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