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事物处于傲慢、自大的状态,高高地居于别人之上。
详细解释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摆出一种傲慢自大的姿态,把自己看得比别人高、重要。它强调了某个人或事物的高位地位,以及对其他人的轻视和不尊重。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自以为是、瞧不起别人的人。它也可以用来指代那些在权力、地位、财富等方面处于优势地位的人或事物。
故事起源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秦始皇嬴政在统一六国后,自封为“始皇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他以极高的威严和权势治理国家,形成了“高高在上”的形象。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三个汉字组成,其中“高高”是形容词短语,意思是非常高;“在上”是介词短语,表示处于高的地位。
例句
1. 他在公司里总是高高在上,从不把别人的意见放在眼里。2. 这位老板一直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对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秦始皇的故事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秦始皇高高在上的形象,将其与这个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记住。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与权力、地位相关的成语,例如“一言九鼎”、“权倾朝野”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总是高高在上地对我们进行指导。2. 初中生:班里的学霸总是高高在上地看待其他同学。3. 高中生:政府官员应该为人民服务,而不是高高在上地享受特权。4. 大学生:一些富二代总是高高在上地炫耀自己的家庭背景。5. 成年人:领导应该平等对待员工,而不应该高高在上地指使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