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土地堂

拼音:tǔ dì táng

注音:ㄊㄨˇ ㄉㄧˋ ㄊ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见“ 土地祠 ”。

基本含义
指土地公庙或土地爷庙,也可用来形容某个地方非常繁忙、热闹。
详细解释
土地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庙宇,专门供奉土地神明。这些庙宇通常建在村庄或城市的角落,人们会在这里祭祀土地神明,祈求丰收和平安。因为土地堂经常有人来祭祀,所以也成为了人们聚集、交流的场所。因此,当我们用“土地堂”来形容某个地方非常繁忙、热闹时,意味着这个地方人流量大,活动频繁。
使用场景
当我们想形容某个地方非常繁忙、热闹时,可以使用“土地堂”这个成语。比如,我们可以说:“这个市场真是个土地堂,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故事起源
关于“土地堂”这个成语的故事并不明确,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人们在农耕社会中非常依赖土地,因此会在村庄或城市的角落建立土地堂,供奉土地神明,祈求丰收和平安。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堂也成为了人们交流、聚集的场所。
成语结构
成语“土地堂”的结构是“名词 + 名词”。
例句
1. 这个地方每天都是土地堂,人来人往,非常热闹。2. 市场上摆满了摊位,真是个土地堂,你去看看吧。
记忆技巧
可以将“土地堂”与人们聚集、交流的场所联系在一起,想象一个热闹的市场或庙宇,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庙宇有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土地堂的起源、建筑风格和相关的祭祀活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附近有个菜市场,每天都是个土地堂,人特别多。2. 初中生:我放学经过一个游乐场,每天都是个土地堂,孩子们玩得很开心。3. 高中生:我去过一次上海的南京路,那里真是个土地堂,人山人海,热闹极了。4. 大学生:我参观过北京的故宫,那里每天都是个土地堂,游客络绎不绝。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