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辞官

拼音:cí guān

注音:ㄘㄧˊ ㄍㄨㄢ

繁体:

基本解释

辞去官职。《新唐书·隐逸传·武攸绪》:“后革命,封 安平郡王 ,从封 中岳 ,固辞官,愿隐居。”柳琴戏《状元打更》第十四场:“先让你回去,我过个三年五载,辞官回家,同你过半辈子安生日子。”

基本含义
指官员主动辞去官职,不再担任公职。
详细解释
辞官是指官员自愿辞去官职,放弃担任公职的行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官员因为某种原因而主动辞职,表示官员对于个人原则或者道义的坚守。
使用场景
辞官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官员主动辞职的情况,也可以用于比喻其他人因为坚守原则而放弃某个职位或者机会的情况。
故事起源
辞官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在古代,官员在担任官职期间,有时会因为某些原因而选择辞去官职。这个成语的典故最早见于《史记·卢绾列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卢绾是赵国的一位官员,他因为赵国的政治腐败而感到失望,最终选择辞去官职回家。这个故事成为了辞官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动词+名词。辞官的结构中,辞是动词,表示主动放弃;官是名词,表示官职。
例句
1. 他因为无法容忍腐败的环境,决定辞官回家。2. 这位官员因为个人原则而辞官,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记忆故事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官员站在官府门前,突然拿出一份辞职信,决定辞去官职,回到家中。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以及官员的职责和责任。可以学习其他与官员相关的成语,如“官运亨通”、“官官相护”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有些官员因为不忍心看到腐败的事情发生,选择辞官。2. 初中生:在古代,一些官员会因为政治腐败而辞官,这是一种对于道义的坚守。
3. 高中生
辞官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官员因为某种原因而主动辞职,表示对于个人原则的坚守。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