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来路

拼音:lái lù

注音:ㄌㄞˊ ㄌ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来路 láilù
(1) [incoming road;path of approach]∶来的道路
挡住敌人的来路
(2) [antecedent;background]∶来历
来路不明

详细解释

(1).向这里来的道路。 唐 许浑 《沧浪峡》诗:“红虾青鯽紫芹脆,归去不辞来路长。” 清 阎尔梅 《出都门往游西山》诗:“陟巔迴视来路封,满天明月收野雾。”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九:“那边,是县里援兵的来路,也是容易切断胡子归路的地方。”
(2).来源。多指经济、人力等所从来的地方。《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只是絶无来路,两口飰食不给,惟恐养他不活,不如等他别寻好处安身。” 叶圣陶 《四三集·一个练习生》:“失业的管帐先生的儿子比黄包车夫的儿子都不如,钱的来路一断绝,就象西风里的苍蝇一样冻僵了,那里读得成什么初级中学。” 毛泽东 《井冈山的斗争》:“如此等类的话,逐渐引起敌军士兵和无出路的下级官长对我们注意,自拔来归的将日益增多,红军扩充,又是一条来路。”
(3).来历。《水浒传》第四七回:“人见他走得差了,来路蹺蹊,报与庄上官人们来捉他。”《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此人来路甚奇, 少卿 兄何不去看看?” 赵树理 《三里湾·回驴》:“你这驴来路不明,我不敢要了!”

基本含义
指事物的来源不明确或者不能确定。
详细解释
来路不明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某个事物的来源无法确定或者不明确。它强调了事物的起源不清楚,可能存在隐患或者风险。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个人、事或物的来历不明,暗示可能存在不可预测的风险或后果。可以用于描述某个人的身份、某个物品的真伪、某个事件的真相等。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商人,他经营着一家古董店。有一天,一个人拿着一件古董来到他的店里想要出售,但是他对这件古董的来历一无所知。商人觉得这件古董可能有价值,但是由于来路不明,他不敢轻易购买。最终,商人拒绝了这个人的交易请求。从此以后,“来路不明”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用来形容事物的来源不明。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来”、“路”、“不”、“明”。
例句
1. 这个包包的来路不明,我不敢买。2. 这位新同事的背景来路不明,我们要多留意他的动向。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走在一条黑暗的路上,他不知道这条路的来路,所以他感到不安和困惑。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来路”相关的成语,如“来之不易”、“来者不拒”等。这些成语都与事物的来源和接纳有关,可以帮助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新同学的来路不明,我们应该主动去了解他。2. 初中生:这家餐厅的食材来路不明,我们应该选择信誉好的餐厅就餐。3. 高中生:这位政府官员的来路不明,引起了公众的质疑和关注。4. 大学生:这个研究项目的来路不明,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来评估其可行性。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中国词语“来路”。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