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神农山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神农山,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位于沁阳市城区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麓,共有八大景区136个景点。主峰紫金顶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气势雄浑,三大天门较泰山早154年。这里曾是炎帝神农辨百谷,尝百草,登坛祭天的圣地。也是道教创始人老子筑炉炼丹、成道仙升之所。韩愈、李商隐等历代名家曾在此留下许多传世佳作。这里有雄奇险峻的紫金坛,更有天下一绝的白松岭。15600余株白鹤松姿态万千,生长于悬崖绝岭之巅,居世界五大美人松之首。游走其间,移步换景,恍若人间仙境,令人魄悸魂动,陡然升华。其山势之雄险奇绝,树型之屈曲优美,景层之深奥神秀,当推全国之最。神农山还素有“天然植物园”的美称,有珍稀植物1199种。九千只国家保护动物太行猕猴攀枝登崖,嬉戏逗玩,平添无限野趣。神农山景区是休闲度假、探险揽胜、科学考察、回归自然的绝好去处。

详细解释


 景区简介

神农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焦作沁阳市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距焦作市区33公里,面积96平方公里,由8 大游览区136 个景点构成,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山中有谷,谷中有峰,以奇、绝、雄、险著称。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中国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全国最佳景区、河南省十大热点景区。据专家考证,神农山是炎帝部落活动最频繁、最集中的地方,神农氏曾在这里尝百草、辨五谷、设坛祭天,神农山也因此而得名。

神农山属于太行山系,是典型的南太行自然景观。它是以奇峰、异岭和峡谷为特色,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是游客赏景寻幽、野营探险的好去处。主峰紫金顶海拔1028米,号称“中天玉柱”。位于峰顶的神农祭坛以其海拔之高,时间之久而被文物专家誉为“天下第一祭坛”。与之呼应的“炎黄子孙祭祖坛”已成为炎黄子孙拜谒人类祖先炎帝神农的圣地。白松岭是这里最具代表性的地质景观,由于它酷似一条巨龙,而石灰岩构成的山体又像人工堆砌的长城一样,所以地质专家给了它一个形象的名字——“龙脊长城”。

神农山还被誉为“天然的动植物乐园”,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景区内有植物1912种,仅名贵中草药就有300余种,其中独有的16000余株形态各异的国家珍稀保护树种白皮松更是被誉为“森林里的白雪公主”,在海拔500米——1500米之间,在悬崖绝壁这种严重缺土少水的环境中生长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神农山还是天然的动物园,陆栖脊椎动物有260余种,其中数量最多、活动最频繁的当数国家二类珍稀野生动物太行猕猴。这里的9大群3000多只太行猕猴,是生活在地球最北端的猕猴群落,给深山峡谷平添无限灵气。

地理位置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在该市市区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南麓,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5°11′30″—35°19′;东径112°44′——113°02′之间,面积96平方公里,内有8大景区136个景点,有九山两河二十八峰。北部与山西晋城市泽州县接壤;南临燕川平原;东至丹河与博爱县相望;西与济源市相连。

地形水文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属太行山南端前沿中山地段,整个地势北高南低,海拔在250—1116.9米之间。其中草凹岭、紫金顶、小月顶、铜沟顶等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山势陡峻,奇峰林立,沟壑纵横,生境多样。因受地质构造运动,流水长期侵蚀切割及石灰的淋溶作用,形成许多悬崖、深沟峡谷和天然溶洞。沟谷深切,高度在百米的悬崖举目可见,深沟终年不见阳光,阴森逼人。整个地形可分为三类:一是险坡悬崖 地带,分布在太行山南沿1~2公里地段,从海拔200米拔地而起,突然升高到700~800米,坡度在45°—90°之间,岩石裸露,土壤瘠薄,植被稀疏,多为险坡悬崖,人们难以攀登。二是险坡缓冲地带,海拔在700米~900米之间,人称二站,坡度在20°左右,土层深厚,植物生长良好。三是山顶缓平地带,面积较大,地势平缓开阔,形成许多小平地、小盆地,水份条件好,多为酸性土壤,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自然保护区属黄河水系,是仙神河、云阳河、逍遥石河、丹河的发源地和上游,这几条河汇集沁河注入黄河。源头地区地形复杂,形成许多半辐射状的山涧溪流,沟谷深幽,河道狭窄,多弯曲,比降大。有些地段流水洪积成积梯瀑布。河水流量随季节变化,汛期 多雨,流量大;冬春少雨,流量小,甚至断流成为季节性河流。保护区内由于山高林密,植被复盖率高,降雨量较平原多,加上石灰岩淋溶的结果,形成许多山泉,终年不枯,有的沟底形成地下河,水声潺潺,却不见流水。水质良好,据同济大学化验测试,富含多种矿物质,有益于人体健康,可饮用。

景区气候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暖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和日长,冬季寒冷干燥。据沁阳市气象站观察:年平均气温14.3℃。一月份最冷-2℃,极端最低气温-17.6℃;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4℃,极端最高气温42.1℃。全年大于10℃的活动积温4692.2℃。年平均日照时数2496小时,日照率57%。无霜期219天。年平均降水量 619毫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水热同期。冬季雨量占全年降水量 的10%,春季降水约占全年降水量的20%。由于地处太行山南沿,华北平原与山西高原过渡地段,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既阻挡西北寒流的侵袭,又截留了东南沿海暖湿气流,形成独特的小气候,降雨量较平原偏多,空气温度偏高,夏季气温较平原低6~8℃。太行山虽是我国有名的干旱地区,但在神农山风景名胜区的沟底和悬崖下多有泉水涌出,潺潺流水,终年不竭。独特的气候,复杂的地形,形成了许多小气候和小生境,有利于多种动植物繁衍生息。

云寨门

进入景区首先要经过的就是云阳寨,它始建于隋唐时期,历代多有整修。寨门用青石砌成,顶端有石垛和了望孔。古时云阳寨是沟通豫晋两省的雄关险隘,因此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明皇李隆基在游览神农山的时候,留下了《早登太行山言志》的名篇,他在诗中写道:“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这句诗的意境,给人以“白云”和“朝阳”之恋的无限遐想,于是后人就把这里命名为“云阳寨”。大书法家王铎在《怀州吊古》中赞道:“北面峰峦拱孟门,野王形胜沁河混”。这两句诗的含义是:北面起伏的山峦与巍峨的云阳寨门参拱相向,远眺怀川大地,就象是沁河水一样处在一片混沌迷蒙之中。其中“孟门”指的就是云阳寨门。

神农山猕猴

神农山景区是河南省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猕猴是我国二类珍稀野生保护动物,在我们神农山景区一共生活着2000余只猕猴,分属9个猕猴群,它们就像是大山里的9个原始部落一样,在断崖石壁间腾挪跳跃,在树林里采摘野果,过着悠然自乐的生活。由于它们是生长在地球最北界的猕猴群落,所以更加显得珍贵。并且,关于它们还有许多动人的故事。

猴王的故事 俗话说:不是猴王,不翘尾巴。在这群猴子中间,有一只翘尾巴的猴子非常引人注目,其身材魁梧,体格健壮,威风凛凛,霸气十足。他就是这个猴群里的首领——猴王。猴王不是推选的,也不是自封的,而是靠力量打出来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动物界的规则就是优胜劣汰。某一只猴子如果打败了所有想要同他争王的猴子,他就当上了猴王。猴王对外号召带领猴群抵抗侵略,划地为营,对内维持群体长幼尊卑次序,保护幼弱母猴利益。由于猴王劳苦功高,所以它也享有三妻四妾的特殊待遇。大家可以看到,猴王觅食时,只有它的爱妃才能与之嬉戏争抢,其他猴子是不敢近前的。

孤猴的故事 几乎所有的孤猴都是前任的猴王。铁笼子里圈的这只孤猴,就是先前的猴王。他被猴王打败之后,在猴群中已经没有立足之地,只得离群索居。望着先前属于自己的爱妃和臣民现在全部背叛自己,投到了新猴王的门下,它愤愤然又无可奈何,于是一有机会就搞破坏,经常干些诸如从高处往下面扔石块,偷袭小猴子等勾当,自然激起公愤,招致群起而攻之。为了避免打斗,伤害游人,看猴人才把它圈在笼里。

相关传说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因以火德王,故称为炎帝。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传说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又创造五弦瑟,开始蜡祭和市场。自他以后,中国进入了农耕社会。而神农坛,相传是炎帝神农遍尝百草、登坛祭天的圣地。我们来看看有关他尝百草的故事。太古时候,人们没啥吃,靠捋草籽、采野果、猎鸟兽维护生活。有时吃不应中了毒,重时就被毒死。人们得了病,不知道对症下药,都是硬挺,挺过去就好了,挺不过去就死啦。神农帝为这事很犯愁,决心尝百草,定药性,为大家消灾祛病。有一回,神农的女儿花蕊公主病了。茶不思,饭不想,浑身难受,腹胀如鼓,咋调治也不见轻,神农很作难,想想,抓了一些草根、树皮、野果、石头面面,数了数,共十二味,招呼花蕊公主吃下,自己因地活忙,就走了。花蕊公主吃了那药,肚子疼得象刀绞。没大一会儿,就生下一只小鸟,这可把人吓坏了。都说是个妖怪赶紧把它弄出去扳了。谁知这小鸟通人性,见家人咯烦它,就飞到地里寻神农。神农正在树下打瞌睡,忽听:“叽叽,外公!叽叽,外公!”抬头一看,是一只小鸟。嫌它吵人心烦,就一抡胳膊:“哇嗤——”的一声,把它撵飞了.没多大一会儿,这小鸟又飞回到树上.又叫:“叽叽,外公!叽叽,外公!”神农氏觉得怪气,拾起一块土圪垃,朝树上一扔,把它吓飞了。又没多大一会儿,小鸟又回到树上,又叫:“外公,叽叽!外公,叽叽!”神农一犯思想,听懂了,就把左胳膊一抬,说:“你要是我的外甥,就落到我的手脖上!”那小鸟真的扑楞楞飞下来,落在神农的左手脖上。神农细看这小鸟,浑身翠绿,透明,连肚里的肠肚物什也能看的一清二楚。神农一出嘴,这小鸟接过量口唾沫星儿咽了。嘿,这唾沫是咋咽到肚里的也看的清清楚楚。神农高兴透了。神农托着这只玲珑剔透的小鸟回到家,家里人一看,吓得连连回退,说:“快扳了,妖怪,快扳了……”神农乐哈哈地说:“这不是妖怪,是宝贝哟!就叫它花蕊鸟吧!” 神农又把花蕊公主吃过的十二味药分开在锅里熬。熬一味,喂小鸟一味,一边喂,一边看,看这味药到小鸟肚里往哪走,有啥变化。自个儿再亲口尝一尝,体会这味药在自己肚里是啥滋味。十二味药喂完了,尝妥了,一共走了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神农托着这只鸟上大山,钻老林,采摘各种草根、树皮、种子、果实;捕捉各种飞禽走兽、鱼鳖虾虫;挖掘各种石头矿物,一样一样的喂小鸟,一样一样的亲口尝。观察体会它们在身子里各走哪一经,各是何性,各治何病。可哪一味都只在十二经脉里打圈圈,超不出。天长日久,神农就制定了人体的十二经脉和《本草经》。神农想想,还不放心,就手托这只鸟继续验证,他来到太行山,转游了九九八十一天,来到小北顶(神农坛),捉全冠虫喂小鸟,没想到这虫毒气太大,一下把小鸟的肠打断,死了。神农真后悔,极悲痛,大哭一声。哭过,就选上好木料,照样刻了一只鸟,走哪带哪。后来,神农在小北顶两边的百草洼,误尝了断肠草,死了。到现在,在百草洼西北的山顶上,还有一块像弯腰搂肚的人一样的石头,都说是神农变的。为了纪念神农创中医,制本草,人们把小北顶改名为神农坛,并在神农坛上修建神农庙。庙里塑了神农像,左手托着花蕊鸟,右手拿着药正往嘴里送。现在,每天都有很多人观看神农坛风光,瞻仰神农塑像。

★梳妆台的传说

在仙神庙里,仙神河东岸的山脚下,有一块四米见方的大石头。大石头的中间有一道缝,大石头顶面平整如洗,上面盖了一座小房,这就是二仙奶奶和太上老君抢占仙神河这块风水宝地的遗物。 原来,太上老君为了给自己找个落脚的地方,曾经云游四方,到各地察看。这天他来到太行山中,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就打算在这里修殿盖庙。可又怕别人把这块风水宝地占走,就摘下宝剑,插在这个地方。老君走后不久,二仙奶奶也到这里,也相中了这块地,可一看老君的剑,就泄气了,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呀。又想想这样好地方实在难得,顿时心生一计,要和老君斗一斗。于是,脱下一只绣鞋,穿到老君宝剑上。不久,太上老君领了工匠,来到这里大兴土木,二仙奶奶站出来说:“你这老头子,为何在我的地盘上修庙建殿?”老君觉得奇怪,就说:“这块地方我早已占下,并且插了宝剑为记,你有何凭证?”二仙奶奶说:“占地也得有个先来后到,你插宝剑时就没看别人占了没有?”于是二人就去察看。老君掘出宝剑一看,不偏不倚,那宝剑正好插在绣花鞋上,老君无话可说,只好作罢。但老君气极,明明知道是这小妇人耍的把戏,又无可奈何,但一看到二仙那得意样子就更加生气。他一步跨到神农坛顶上,抬脚从山上蹬下一块巨石朝二仙奶奶砸来。二仙奶奶抬头一看,就从头上拔下金簪向上一挑,把巨石一分为二,又在上边修了一座供梳妆用的小屋。 后来,人们就把老君踢下那块巨石取名叫飞来石,明朝人杨嗣修还写有《来石吟》抒发自己的感情。飞来石上供二仙梳妆的小屋,取名叫梳妆台。

★云阳山与八仙传说

传说中的八大仙之一的曹国舅,有件宝物叫云阳板。凭着这件宝物,曹国舅可以腾云驾雾,漂洋过海,镇妖辟邪,用处好大哩!可是你知道吗?他这块云阳板还是在神农坛的云阳山上炼就的。 原来,宋朝仁宗皇帝的曹太后有两个弟弟。这两个人都是大坏蛋。他们凭着自己那皇亲国威的权势,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滥杀无辜,无恶不作。因而包公给铡了一个,剩下那个跑了。这逃跑的曹国舅出得城来,还是心惊胆战,老是觉得后面有兵马追赶,所以一直跑了一天一夜。饥渴难忍,就走到一个村里头讨饭吃,人家一盘问原来是曹国舅,就咬牙切齿的说:“我这饭宁愿喂狗也不给你吃!”他越想越气,以为是包黑子陷害,不然怎么会落到这一田地。就恶狠狠的说:“有朝一日我要把你包黑贼一家斩尽杀绝。” “曹国舅,事到如今,你还心生恶念,不思改悔,难道你真的就样了却余生吗?”曹国舅一看,见汉钟离、吕洞宾站在眼前,慌忙下跪说:“大仙救我,刚才弟子饿急了,发泄怨气,哪敢再有歹心,求大仙指点迷津,从今以后,弟子抛弃一切杂念,悔过自新。”吕洞宾说:“这样才好,你闭上眼睛。”曹国舅顺从的闭了眼睛,只觉身子轻轻飘起,耳边呼呼有风,好似驾云一般。不一会,又听吕洞宾说:“睁开眼吧!”曹国舅一睁眼,在一座山岗上。汉钟离说:“跪在这里,三拜九叩,向天悔过,向地自新,向民请罪。你的吃穿用度,自有寿圣送来,你要好自为之,三年后,我们再来看你。” 曹国舅朝空拜了三拜,果然按两位大仙的指点,每天到后山砍九根擀面杖粗细的麻角圪针棍,铺在山岗,跪在上面三拜九叩,忏悔过去,修养性。就这样尝尽了苦辣酸甜。了却了人间的恩恩怨怨。整日清心寡欲,毫不动摇。三年过去了,麻角圪针棍在山顶上铺了千层,叠了二十多丈高。这天,汉钟离和吕洞宾来到他眼前说:“三年来你在此叩拜参禅,还算虔诚,现在你要接受更大的考验,你必须点火自焚,彻底了却凡间的恩怨。”说罢,扔下一个火种,驾起云走了。 曹国舅拿起火种,心乱如麻。他看看火种,看看身下经过三年的厚厚的麻锊圪针堆,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停了好一会,突然喊出了一声撕心裂肺的声音:“苍天啊苍天,我曹国舅纵有悔过自新,到头来还落了个如此下场,报应啊,报应啊!”说完,紧闭双目,颤颤地把火种抛了下去。“轰”一声,顿时起了漫天大火。谁想,天空中霞光万道,紫气霭霭。曹国舅从冲天大火中,冉冉升上天空。 天空中一阵哈哈大笑,“曹国舅,欢迎!欢迎!我们恭候你多时了!”曹国舅睁眼一看,只见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等七位大仙都在向自己招手呢。铁拐李说:“你三年没白费,炼就了这块无价宝,你可要为民造福呀!”曹国舅低头一看,见自己踩了一块象玉石一样的板,上面写到“云阳板”三个光芒四身的大字。他笑了笑,踏着祥云,随众大仙云游去了! 曹国舅把云阳板带走了。他炼就的这架山,就取名云阳山,供他吃穿的寿圣寺,也改名为云阳寺,从云阳山下流过的那条河,也取名为云阳河。现在,这座云阳山和云阳寺成了神农坛的一个风景点。

★阳落山与飞来石

紫陵村北仙神河以西,群峰林立,直刺蓝天,巍峨险峻,云雾缭绕,绵亘数十里,这就是我国颇有名气的阳落山。《怀庆府志》有载:“阳落山在府西城西北五十里,内多仙迹。”山上峰谷岩洞,幻化万状。当你登临此山,绿色林海的清冷,烟云飞荡的飘忽,使你有步入仙境之感。仙山多仙迹,神仙也争山。传说西晋女道士魏华存成仙后,看上了这座山,施巧计,从她的祖师太上老君手里夺走了这座仙山。魏华存,就是传说中的二仙奶奶。一天,二仙来到紫金顶拜见太上老君。其真实意图是想要太上老君的阳落山。这紫金顶在仙神河东岸,和阳落山隔河相望,是太上老君炼丹的地方。她看见老君正在炼丹炉旁忙个不停,两手如同煤耙,鼻上有烟灰,样子非常滑稽可笑,不觉笑出声来,老君修道以来,还没有谁敢当面嘲笑,就要试试她的能耐。于是说道:“你要在那边山上炼丹,可那座山是我柴山,我早就占下了。”二仙一听,知道老君是故意刁难,立即接口道:“祖师,你有啥证据,说那是你的柴山?”“有啊!山的西边有宝剑为界。”二仙说:“我也有证。”老君说:“好,咱们明天亲眼查看。”就这样叫五褒作证,明天查看。其实二位心里都有数,不敢随即去看。当天晚上二人都没有闲着,二仙年青心眼活,她暗地观察老君的行动。夜里老君驾云到阳落山西界,沿界边插了几把宝剑,就回去休息了。因白天炼丹、生火、烧炉、加料、看火候劳累了一天,躺下便睡着了。二仙看得一清二楚,随即将所插的剑拔出,剑下埋了绣鞋,又把剑插入原地。天明之后便同着老君、王褒一齐去看。老君见自己的宝剑好好地插在那里,非常高兴。只见二仙笑眯眯地开了口:“祖师!你是宝剑为记,我是绣鞋作证,如果不信可拔剑查看。”王褒岂能叫老师动手,赶忙上前拔剑,剑尖却带出一只绣鞋来,每处都是一样。老君心里明白。她本无争山之意,只是试试二仙的智力。就是承认阳落山是二仙的了。但这只是斗智,她的法术又怎样呢?老君又想了个办法,顺势说:“可以,阳落山就算是你的,回去吧!二仙刚由紫金顶走到山脚下,老君运用神力一推,把一座小由头推出,向二仙砸去。二仙听到响声,回头一看,见是一块巨石飞来。知道是老君要试自己的功夫,就从头上拔下金簪,口中念念有词:”脾救七窍去不祥,日月列布高阴阳。”轻轻一挡,石头落在面前,大石正中列开一缝成为阴阳石。又在大石头上盖了一痤小屋,取名梳妆台。后人就根据魏夫人列布的阴阳石,来投石子卜问自己能否生育,并预测是生男还是生女。老君亲眼看到二仙的智力和功夫,从心眼里高兴,深感“后生可畏”。夸奖道:“我道家后继有人,日后定会作出成就,造福人民。”从此,二仙在老君亲自指导下修炼,终成正果,成为道教的正宗,上清派第一代祖师。就在老君夸奖二仙的时候,太阳刚好落下西山,远看好像就落在山后一样,从此,二仙修炼的这架山,就叫阳落山。现在的阳落山上尚有很多二仙奶奶的遗迹,在山背后有一山洞,人称二仙洞。深六十多米,内有许多钏乳石,没壁自然形成壁画一样的亭台楼阁。传说二仙奶奶就在这里修炼,故名“二仙洞”。《怀庆府志》载:“为二仙的清虚别宫,洞中紫虚炎光,藏白玉炎简,青玉为字的《大洞真经》《八素玉篇》等 经书三十余篇。”此外还有魏夫人祠遗址,圣水泉,忘旧亭等。“柴虚元君殿”后的“飞来石”尤存,更是一大厅观,两丈多高,周围十丈长的巨石,正中彻地通天列开一道 大缝,非人工能为。独特的自然奇景,吸引了不知多少游人。

★合婚石伏羲殿和老母庙

在云阳河拐弯处的河道里,当地人们叫它“合婚石”。本是一块看似平淡无奇的石头,却有一段离奇的传说故事。相传在上古时期,世间洪荒遍野,万户灭绝,天地之间只剩下伏羲和女娲兄妹二人。为了繁衍后代,缔造人类,伏羲提出要和女娲成亲,女娲说什么也不同意:“哪有兄妹成婚的道理 ”。但仔细想想,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说道:“只要上合天意,下顺地理,咱们就结婚。”可怎样才算上合天意呢?女娲提出在东西山头上各点然两堆山火,若冒起的青烟能结合在一起,就算合了天意。于是,伏羲上了西山顶,女娲上了东山顶,各自捡了一堆山柴点了起来,只见两股青烟,袅袅升起,突然刮来一股旋风把两股烟搅到了一起,在云阳河谷上方互相缠绕,直冲云霄。天意已明,该轮到下顺地理了。女娲又提出了从山顶往山下滚石头,若滚下的石头能结合在一起,就算下顺地理。两人又登上山顶,同时将两块大石往山下推。山石踏坡飞岩,在河底相撞,发现轰隆巨响,牢牢地合在一起,于是,伏羲对女娲说:“这次顺了天理,咱们该结合了吧?”伏羲、女娲便就此结合,拜为夫妻。据当地老人讲,末婚的男女只要手拉手,肩并肩地登上那块石头,并从上面走过,那么将来俩人一定会婚姻美满,白头到老。这块石头至今仍保存在云阳河谷底,中间有一道青纹,一边是龙纹,一边是蛇纹,分别代表伏羲和女娲。为了纪念这件事,当地人就把伏羲,女娲滚到一起的那块石头叫合婚石。还在合婚石两边的斗山腰各修了一座庙宇,西边的叫伏羲殿,殿里供奉着中华民族的祖先——伏羲氏;东边的叫老母庙,殿里供奉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女娲氏。

★水母洞的传说

在登紫金顶九十九弯盘山路的上段北侧,有一座仙洞,名叫水母洞。洞里供俸着水母娘娘的圣像。说起这座仙洞的来历,有一个奇妙的传说。 据说,水母娘娘原来是个水怪,住在龟山。她在那里学了一些法术之后,就觉得很了不起,可又没人知晓。为了显示一下自己的本事,让人们知道她的厉害,就把五湖四海的水装在两只桶里,挑在肩上,直奔东南方向。龟山水母的举动,惊动了八大仙之一的张果老。这天他正在洞中修心养性,忽然觉得心血来潮,掐指一算,大吃一惊,原来龟山水母要把神州东南的大片土地,化作汪洋大海。张果老不敢怠慢,奔出山洞,倒骑毛驴,急急追了上去。龟山水母肩挑五湖四海之水正往前赶,忽听背后有一青年后生喊道:“老妈妈!我这匹小毛驴快渴死了,请借几口水,饮饮它!”龟山水母头也不抬,眼也不看,心不在焉地放下水桶,说:“可以。莫说饮一头驴,就是饮个十头八头,也损不了我这水一星一滴。 没想到张果老的小毛驴把头往桶里一伸,“吱!吱”几声,两只水桶就差点底朝天了。龟山水母大惊失色,抬头一看,哪是什么青年后生,原来是张果老和他的神驴。顿时又气又恼,一抬脚蹬倒了两只水桶,倾刻间平地起了滔天大浪,几十万生灵葬身水中。紧接着又抽出水担,朝张果老打来。张果老见龟山水母这样目中无人,蛮不讲理,也举起兵器相迎。龟山水母虽然学了几套法术,练了几路拳脚,可毕竟不是张果老的对手。只几个回合,就把龟山水母生擒活捉,用铁锁锁住,要带回去问斩。张果老正打算回洞,忽听半空中喊道:“大仙慢走!”张果老抬头一看,见是西王母驾到,慌忙施礼相迎,西王母说:“你把这个孽畜交给我吧!”张果老说:“王母有所不知,这畜生高傲自大,恶贯满盈,如不严惩,后患无穷!”西王母说:“大仙尽管放心,我会好好调教她的!” 西王母把龟山水母带回昆仑,经守多年教谕,煞了她的野性,把她放到太行山紫金顶下。龟山水母也深诲自己的罪过,决心弃旧图新,改恶从善,造神速一方。她见紫金顶周围水源奇缺,便将自己鞋内留下的些许神水分送给众仙诸洞。在这里修心养性的众位神仙道士,自是感激不尽。从此,神农坛远近就有了紫金顶上的天山悬池,临川寺的日月潭和水帘洞,云阳山的滴水岩和清凌泉。剩余下来的几滴水,水母就放在自己的莲花座底下,让它缓缓流出,供游人香客饮用。 后来,水母在这里修成正果,被封为水母娘娘。后来,人们就把水母修炼的山洞,取名叫水母洞。在水母参禅打坐的地方,塑造水母像,享受人间香火。直到现在,水母塑像前的供桌底下,还有一方小水池,内有暗泉涌出,终年不断。这就是水母留给香客游人的那点水。这泉水出入不见天日,清凉沁人心脾,游人香客朝拜神农坛路过这里,到洞中拜谒水母娘娘圣像,饮一碗泉水,顿觉甘甜如饴,疲劳全消,精神倍增。

★女娲山和伏羲峰

传说,伏羲和女娲原本不是两口子,是兄妹俩。伏羲每天上山打猎,摘野果,采药草;女娲在家里操持家务,日子虽苦,还算欢乐伏羲出去打猎,要走很远的路,天天都得带干粮。可是每一回走到北山口,就有一只白龟从水坑里爬出来,截住伏羲,问他要干粮,伏羲回回把干粮给他分一半。时间长了,伏羲就问小白龟:“你回回都问我要干粮,你自己不会去寻点吗?”小白龟说:“我咋会吃你的干粮呢?我问你要干粮是给你练葫芦哩!”天地十万八千年一混沌,到那时候满世界就没有人了。我是想搭救你免遭劫难哩!”过了些时,伏羲从山上打猎回来,小白龟截住他,把自己的门牙掰掉一个,递给伏羲说:“你拿回家,快点把它种在当院里,苗出来后要精心管理,可不要大意呀!”伏羲回到家,就招呼女娲过来,共同把小白龟的门牙种在当院里。第二天,长出了一棵功,不几天就结了一个大葫芦。 又过了一些时,葫芦长大了。伏羲进山打猎,小白龟拦住说:“你不要进山打猎了。你快回到家,把葫芦摘下来和人妹子一起钻进去,天要混沌了。” 伏羲赶紧扭头跑到家,一进门就喊妹子。女娲答应一声,大葫就开了个口子。伏羲、女娲慌忙钻进去,葫芦口合住了。紧接着葫芦外面轰隆一声震天响,平地起了蛟,遮天盖地都成了水。那大水越长越高,淹住了房屋,淹住了树木,淹住了大山。没多长时间,大葫芦就挨着天,堵住了南天门。把守南天门的将军一看不好,赶紧启奏老天爷。老天爷就发下一道圣旨,命水神赶紧退水后来,大葫芦飘到了太行山顶边大葫芦露出了一个口,伏羲就从葫芦里爬到山顶上,女娲爬出来,到东边另一个山头上。他二人住下去,互相寻找,费了好多天,才又到一块儿。后来,人们就把伏羲从大葫芦里爬出来的那架山,取名为伏羲峰,因伏羲是男人,为阳,所以又叫太阳山;把女娲爬上来的那架山,取名叫娲山,因女娲是女人,为阴,所以又叫太阴峰。

★女娲补天遗下的五彩石

五彩石是伏羲殿下平台上一块五彩斑斓的巨石,它也和一段美丽的传说联系在一起。女娲造人后,人类慢慢地繁衍开来,他们采摘野果,追猎猛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忽然有一天,一道晴天霹雳闪过,接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同,天空突然裂开一道大口子,大雨倾盆而下,淹没了田野和村庄 转眼间地上变成了一片汪洋。女娲看到人们哭喊着四处逃命,就决心要把天空的裂缝补起来。女娲背着砍山斧,从东山采来红砂石,从西山采来白玉石,又从南山、北山、中山采来其他三种颜色的石头,把他们一起放进熔炉里。过了九九八十一天,终于练成了与天空颜色一模一样的五彩石,女娲 就用这些五彩石补住了天空的裂缝。大雨停歇,洪水消退,人们又过上了自在的生活。相传这块色彩奇异的巨石就是当年女娲补天后剩下的一块五彩石。我们用水洇湿石块后,可以看到上面分布着许多抽象的纹理和图形,有的人说中部是中国疆域轮廓图,四周是龙凤呈祥图;有的人则说石面上是许多原始人类的影像。总而言之,这块石头是这座山上独一无二的奇石。

★石龟和白鹤古松

太上老君炼仙丹,当时一共建了两座炼丹炉,一座建在天宫,一座建在地上。地上的那座就建在现沁阳境内的太行山紫金顶上。为了炼好仙丹,玉帝还派了一只神龟,两只仙鹤给老君当助手。仙鹤飞遍太行山,寻找灵芝瑶草,神龟品尝炼出来的丹丸药性,每每金丹出炉,经神龟品尝定了药性,再由白鹤飞送天宫到了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每天吃的山珍海味,穿的绫罗绸缎,戴的金银玉器,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所以他最怕死,他说人只要一死,再多再好的东西也就归别人了。为了寻找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秦始皇派出了许多人马,上华山,下瀛州,入东海,到处寻仙访道,可这些人马到头来不是扫兴而归,就是渺无消息。后来听说无纪律君在太行山紫金顶炼丹,就亲自带领人马,日夜兼程,浩浩荡荡,朝河内郡赶来太上老君当然知道秦始皇的作为,心想:要是秦始皇这样凶残暴虐、杀人不眨眼的昏君得了仙丹,长生不老,那还会有老百姓的活路吗?所以不等秦始皇到来,他便一脚蹬了炼丹炉,背起丹葫芦跨上青牛,驾起祥云返回天宫了。神龟、白鹤在外还没有回来,老君走的太急,竟把这两个神物留在了凡间。秦始皇带领大队人马爬上紫金顶,见山上炉倒火灭,丹净药绝,空空无人,顿时恼羞成怒。下令把山上的一切全部毁净灭绝。搜山时,神龟、仙鹤回来了。神龟、仙鹤没有得到老君有指令,不敢贸然返回天宫。略一犹豫,竟被秦始皇捉住。秦始皇高兴地说:“有这两个仙物,吃了也能长生不老。” 再说这神龟、仙鹤,毕竟是天上仙物,哪能在人间受此侮辱!神龟一急,就变成了一只大石龟,和紫金顶的山石紧紧连为一体,任凭千军万马也休想挪动半点。仙鹤呢?急忙把脖子一伸,两翅一展,变成了松树,根扎危崖,枝伸天际,任你武艺再好的兵丁也到不了它跟前。秦始皇没法,只得灰溜溜地下去回京城去了。俗话说:千年龟、万年鹤。神龟仙鹤留在人间,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因为紫金顶上的松树是仙鹤变成的,树身一色白亮,所以叫白鹤松,也叫白皮松。后来,南蛮知道了石龟的来历,就想偷走。当地群众知道后,就在石龟背上立了一通七尺高的大石碑,还修了碑楼,保护起来。朝山的善男信女登监紫金顶,都要专门到石龟身上摸一摸,以消灾祛病,在老君殿后边,至今还有一大堆灰白色的软石头,据说就是老君蹬倒炼丹炉流出的东西,虽无长生不老之神效,却能治疗多种疾病。人们称做老君石、丹炉遗石,又因它质地松软,手能抠动,又叫“抠石”。

★祝融乘青龙的传说

祝融是伏羲的后裔,他喜欢乘龙从北方到南方出游。伏羲在紫金顶划八卦,定极向,神农设坛祭天神的事他耳熟能详,所以一心想乘驾青龙云游四方。 一天他来到青龙山巅,瞬间一股青岚见紫的气流穿身而过,刹时成为青龙,只见祝融坐在上边挥着手驰向远方青龙去处现出一个平台,被后人称为祝融台,祝融台在神农仙坛以北230米处。谁知祝融从南方回来,乘驾的是青龙和火龙两条龙,他把南方炎热的气候也带到了白松岭。神话传说总有些离奇,但祝融台一直保留至今。在海拔千米高的大园,“严冬不结冰,白松伴青藤”的亚热带生态现象也会让人注目难解。

★老龙沟的传说

老龙沟在沁阳市西北三十五公里处的紫陵村北,是太行山紫金坛畔有名的名胜古迹。这里峰峦挺峙,削壁千尺,怪石巍峨,悬崖险峻,峭壁上两条穿山石龙口喷泉水,下落成潭。潭水晶亮清澈,水中的五色金鱼,娃娃鱼嘻戏追逐于天光去影之间。至于这块佛家宝地为什么叫老龙沟,还有一个传说呢。 在老龙沟的千尺削壁上,有两条天然石龙。经朝历代,它们受雨露滋润,采日月精华,渐渐有了灵气。后来又学会了飞腾变化,你看它们一会儿变人,一会儿化物;一会儿吐水,一会儿喷火。上天入地,由着性子。这一来,可苦了周围的生灵,谁也没有好日子过了。 不知在哪个朝代,一位高僧来到了老龙沟。见这里的山峻峭奇兀,怪石巍巍;青松白云,交相掩映;千变万化,著灵显异;千尺削壁内流水轰响,削壁上两条石龙昂首欲飞。不觉心中大喜,就住了下来。两条龙见老龙沟忽然住了一位僧人,大为恼怒。深夜,它们驾着黑云,挟着狂风向高僧袭来。就在它们起飞偷袭的同时,一朵莲花由高僧头顶升起,挡在了两条龙的前头。两条龙正在催云赶雾向前冲来。忽觉云头一震,停住不动了。它们大吃一惊,定睛一看,是一朵金光闪闪的八瓣莲花挡住了去路。它们自出世以来就只知道自己厉害,哪里还把别人放在心上,不管三七二十一,挥爪就向莲花抓去。谁知还未接近,就被一束红光扫落沟底。两条龙在沟底缩做一团,全身盘抽骨碎,疼痛难忍。它们翻滚着,终于没能挣扎起来。到这时,它们真是后悔极了。两条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点办法也没有。后来,它们想起了高僧在诵经时“孽海无边,回头是岸”的话,就一齐忍着疼痛,忏悔起自己过去的罪孽来,发誓改恶从善。它们这一忏悔,高僧就知道了,挥手解除了对它们的惩罚法术。两条龙爬起来,一齐向高僧行礼跪拜,从此双双皈依佛祖,做起对人民有益的事来了。你看那老龙沟千尺削壁上两条龙口中的泉水,据说就是皈依佛祖后从东海引来的。 老龙沟的传说就这平一直流传至今,每年的三月初一到十五仙神的庙会里,人们难免到老龙沟祈祷一番,以求得来年风调雨顺。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