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廉士

拼音:lián shì

注音:ㄌㄧㄢˊ ㄕ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旧称有节操、不苟取的人。《孟子·滕文公下》:“ 陈仲子 岂不诚廉士哉?” 赵岐 注:“ 陈仲子 , 齐 一介之士,穷不苟求者。”《庄子·刻意》:“众人重利,廉士重名。”《旧唐书·许圉师传》:“尝有官吏犯贜事露, 圉师 不令推究,但赐清白诗以激之,犯者愧惧,遂改节为廉士。”《宋史·陈宓传》:“大臣所用非亲即故……贪吏靡不得志,廉士动招怨尤,此朝廷权柄有所分也。”

基本含义
指正直廉洁的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操守的人。
详细解释
廉士是由“廉”和“士”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廉指清廉、正直,士指有学识、有修养的人。廉士一词形容的是具备高尚品德和道德操守的人,通常指的是官场中的清官或者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
使用场景
廉士一词常用于赞美和称颂那些以公正廉洁为准则,不受诱惑和贪欲的人。可以用来形容政治家、官员、学者、教师等具备高尚品德和道德操守的人。
故事起源
关于廉士的故事较少,但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廉士的形象一直被赞美和推崇。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廉洁公正的官员,如文天祥、岳飞等,他们都被誉为廉士。
成语结构
廉士是一个二字成语,由形容词“廉”和名词“士”组成。
例句
1. 他是个廉士,从不接受任何贿赂。2. 那位教授一生廉洁奉公,被誉为一代廉士。
记忆技巧
可以将“廉士”这个词与“廉洁”的发音相联系,廉洁是廉士的基本特征之一。你也可以将“廉士”与“高尚品德和道德操守”的意义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词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廉士一词的意义和价值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廉洁文化和相关的历史人物。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向廉士学习,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2. 初中生:廉士是社会的楷模,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廉士的形象在历史上有很多,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弘扬廉洁的精神。4. 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该树立廉洁的形象,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