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雉噫

拼音:zhì yī

注音:ㄓㄧˋ ㄧ

繁体:

基本解释

歌叹之声。 汉 扬雄 《法言·五百篇》:“不听正諫而不用雉噫者。” 李轨 注:“雉噫,歌叹之声。”一说古歌名。 明 杨慎 《艺林伐山·雉噫》:“ 杨子 言 孔子 之去 鲁 ,曰‘不听政諫而不用《雉噫》者’。注:‘雉噫,犹歌叹之声, 梁鸿 《五噫》之类也。’按《家语》: 孔子 去 鲁 ,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謁,可以死败。优哉游哉,聊以卒岁!’此即《雉噫之歌》也。 唐 文:聆《凤衰》於 接舆 ,歌《雉噫》於 桓子 。”

基本含义
表示惊讶或惋惜之情。
详细解释
雉噫是由动词“雉”和叹词“噫”组成的成语。其中,“雉”指雉雞,是一种美丽的野禽;“噫”是表示惊讶或惋惜之情的叹词。整个成语表示对于美好事物的惊叹和惋惜。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对美好事物的感叹和遗憾之情。可以用来表达对于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或者对于错过的机会的遗憾。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诗经·秦风·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归,百两御宇。”其中,“肃肃”即为“雉噫”的意思,表示对于鸿雁的美好形态的惊叹。
成语结构
雉噫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看到这幅美丽的画作,他不禁雉噫了一声。2. 她听到老友的喜讯,不由得雉噫一声,惋惜自己错过了这个机会。
记忆技巧
可以将“雉噫”与“之归”进行联想,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包含“雉”和“噫”的成语,可以深入理解这个成语的用法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到老师送给我的礼物,我不禁雉噫了一声。2. 初中生:听到班级同学取得好成绩的消息,我不由得雉噫一声,觉得自己应该更努力学习。3. 高中生:看到心仪的学校录取通知书,我不禁雉噫了一声,感叹自己终于实现了梦想。4. 大学生:听到同学获得国际奖学金的消息,我不由得雉噫一声,羡慕他的成就。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