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萨玛

拼音:sà mǎ

注音:ㄙㄚˋ ㄇㄚˇ

繁体:

基本解释

满语saman的译音。亦译作“萨满”。萨满教的男巫。《人民文学》1978年第6期:“萨玛头戴插有羽毛的神帽,腰部周围系着腰铃,摇头摇腰,手击皮鼓,铃声鼓声一时俱起,边跳边唱诵祝词。”

基本含义
指事物发展到了关键时刻或临界点,形势非常紧张。
详细解释
萨玛是一个汉语成语,由“萨”和“玛”两个字组成。其中,“萨”是指事物发展到了关键时刻,形势非常紧张;“玛”是指临界点、极限。合在一起,成语“萨玛”形象地描述了事物发展到了关键时刻或临界点的紧张情况。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种紧张的局面,可以用来形容各种各样的情景,比如考试前的紧张气氛、比赛中的紧张局势、商业谈判的紧张气氛等。
故事起源
关于成语“萨玛”的具体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可能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成语。但是,它的形象描写和意义都很生动,因此被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
成语“萨玛”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考试前的紧张气氛让同学们都感到萨玛。2. 比赛的最后一分钟,比分一直落后的队伍终于迎来了萨玛时刻。3. 谈判的过程中,双方的立场逐渐接近,气氛变得萨玛起来。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成语“萨玛”。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悬崖边缘,形势非常紧张,就像是站在萨玛的边缘一样。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成语的来源和背后的文化故事。此外,你还可以了解更多与紧张、关键时刻相关的成语,扩展你的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考试前的那一刻,我感到非常萨玛。2. 初中生:比赛进入最后阶段,场上的气氛变得萨玛起来。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感到自己正站在萨玛的边缘。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