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同俗

拼音:tóng sú

注音:ㄊㄨㄙˊ ㄙ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1).风俗相同。《战国策·赵策二》:“儒者一师而礼异,中国同俗而教离。”
(2).使风俗同一。《礼记·王制》:“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
(3).随顺世俗。 宋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人习於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於众为善。” 宋 戴复古 《哭涧泉韩仲止》诗之一:“雅志不同俗,休官二十年。”

基本含义
与人俗契合,与世俗相符合。
详细解释
同俗是指与人俗契合,与世俗相符合,不违背社会习俗和道德准则。这个成语强调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应该符合社会的规范和道德准则,不偏离常规,不违背伦理道德。
使用场景
同俗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习俗和道德规范的情况。常用于表扬一个人的品行端正、遵守社会规范的行为。
故事起源
同俗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礼记·玉藻》中。玉藻是指古代祭祀神明时所用的玉器,玉藻的形状是方的,上面雕刻有花纹。古代人们认为神明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因此祭祀神明时,人们必须恭敬谨慎,举止庄重,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不合礼仪的行为。因此,同俗这个成语就是指与神明所要求的礼仪规范相符合。
成语结构
同俗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同”和“俗”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的言行举止始终同俗,受到了大家的赞赏。2. 作为一名公职人员,他一直以来都能够保持与人俗契合的态度。
记忆技巧
可以将“同俗”理解为“同样的俗套”,即与人俗契合,不偏离常规。可以通过记忆“同俗”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社会习俗和道德准则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遵礼守仪”、“守法纳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遵守校规,与同学们保持同俗的行为。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与人俗契合。3. 高中生:在社会中,我们要尊重他人,不违背社会习俗,与人同俗。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