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朦蔽

拼音:méng bì

注音:ㄇㄥˊ ㄅ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1).犹欺瞒。《元典章·兵部三·押运不得稍带私物》:“其所物货未知是否进上,一例支破官钱,动摇於民。如此朦蔽上下,俱无可见,至甚未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三回:“单立出这些名目来,自以为弊絶风清,中间却不知受了多少朦蔽。”
(2).遮掩。 聂绀弩 《谈杂文》:“好像某种动物,一遇险象,就先设法朦蔽自己的眼睛,或把整个身体都缩到某种地方去。”

基本含义
指事物的真相被掩盖或隐瞒。
详细解释
朦蔽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事物被掩盖或隐瞒,使人无法真实地看清事物的本质。它常常用来形容某种信息、事实或真相被故意隐瞒或掩盖的情况。
使用场景
朦蔽常常用于描述政治、社会或个人行为中的隐瞒真相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朦蔽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故意掩盖自己的错误或缺点,以及某种信息被故意扭曲或歪曲的情况。
故事起源
朦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董仲舒传》中,原本形容太阳的光线透过云层或雾霭时显得模糊不清。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隐瞒真相的意思。
成语结构
朦蔽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形容词+动词的结构。
例句
1. 这个政府总是朦蔽真相,不愿意让人民知道实情。2. 他的言辞朦蔽,让人无法判断他的真实意图。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雾霭弥漫的山间,太阳的光线透过云层朦胧而不清晰,无法看清周围的景色,这就是朦蔽的意象。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朦蔽相关的成语,如“掩耳盗铃”、“闭门造车”等,以扩大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谎言朦蔽了他的错误。中学生:政府官员常常朦蔽真相,不愿意让人民知道实情。大学生:媒体应该坚持真实报道,不应该朦蔽事实。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