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荔枝

拼音:lì zhī

注音:ㄌㄧˋ ㄓ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荔枝 lìzhī
[litchi;lychee] 一种常绿乔木( Litchi chinensis ),偶数羽状复叶,花小,无花瓣,呈绿白或淡黄色,果实熟时紫红色,果味甘美,营养丰富,是我国特产

英文翻译

1.Litchi chinensis; leechee (无患子科常绿乔木)

详细解释

(1).果树名。亦指这种植物的果实。《东观汉记·匈奴南单于》:“南单于来朝,赐御食及橙橘龙眼荔枝。”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卷下:“荔枝树,高五六丈餘,如桂树,緑叶蓬蓬,冬夏荣茂,青华朱实,实大如鸡子,核黄黑似熟莲,实白如肪,甘而多汁,似安石榴。” 唐 杜牧 《过华清宫绝句》之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宣和 中, 保和殿 下种荔枝成实, 徽庙 手摘以赐 燕 帅 王安中 。”
(2).菊名。 宋 刘蒙 《菊谱》:“荔枝,枝紫,出 西京 ,九月中开。千叶紫花,叶卷为筒,大小相间……俗以为荔枝者,以其花形正圆故也。”

基本含义
指事物的内外不相称、不协调,形容事物的外表与内在状况不一致。
详细解释
荔枝是一种外表红艳、鲜美可口的水果,但它的外表与内在并不一致。成语“荔枝”用来比喻事物的外表与内在状况不相符,形容事物的表面现象与实际情况不一致。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表面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存在问题或不如表面所示的情况。
故事起源
荔枝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南宋时期的文学家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文。文中陆游描述了一位官员家的荔枝树,外表看起来郁郁葱葱,但实际上荔枝树已经枯萎了。这个故事被广泛传播后,成语“荔枝”也就形成了。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这个人表面看起来很和善,实际上心机很深,真是个荔枝。2. 这幅画的外表精美,但画中的人物形象却有些荔枝。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荔枝这种水果,它外表红艳,但内在却不尽如人意,所以成语“荔枝”也表示事物的外表与内在不一致。
延伸学习
除了成语“荔枝”,还有一些类似的成语,如“锦上添花”、“画蛇添足”等,它们都形容了事物的外在表现与实际情况的不符。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买了一个看起来很好吃的荔枝,结果打开一看,里面都是虫子。2. 初中生:他的考试成绩一直很好,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用心学习,真是个荔枝。3. 高中生:这家公司的广告做得很漂亮,但产品质量却很差,真是个荔枝。4. 大学生: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友善,但实际上心机很重,真是个荔枝。5. 成年人:这个政府宣传活动的效果很好,但实际上并没有解决实质性问题,真是个荔枝。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