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旆旌

拼音:pèi jīng

注音:ㄆㄟˋ ㄐㄧㄥ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斾旌”。泛指旗帜。《诗·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斾旌。” 唐太宗 《饮马长城窟行》:“悠悠卷旆旌,饮马出 长城 。” 宋 苏轼 《次韵晁无咎学士相迎》:“少年独识 晁新城 ,闭门却扫卷旆旌。”

基本含义
指旗帜、旌旗。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样子。
详细解释
旆旌是由“旆”和“旌”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旆是古代军旗上的一种装饰,用来表示军队的标志和队伍的方向。旌是古代官员的标志,也是一种装饰品,用来表示官职的高低。旆旌合在一起,形容旗帜高扬,威风凛凛的样子。
使用场景
旆旌常用于形容气势恢宏、威风凛凛的场景,如形容队伍整齐划一、士气高昂的军队,或者形容官员威严庄重、品格高尚的形象。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气势或风采。
故事起源
旆旌的故事起源于《左传·隐公三年》。当时,鲁国的公子无忌在齐国任职,他的身份高贵,所以他的家人和随从都要穿着华丽的衣服,还要带着旆旌。一天,公子无忌的随从们在回鲁国的路上被一群强盗袭击,强盗看到他们穿着华丽、带着旆旌,以为他们是重要的人物,于是放过了他们。从此以后,人们用“旆旌”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样子。
成语结构
旆旌是一个形容词,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手持旆旌,气势凌人,引领着整个团队向前冲刺。2. 这支军队整齐划一,旗帜飘扬,真是旆旌之师。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高高飘扬的旗帜,代表着力量和威严,从而形容旆旌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旆旌相关的成语,如“旗开得胜”、“旗帜鲜明”等,来丰富对旆旌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到了一支旆旌高高飘扬的队伍,他们一定是军人。2. 初中生:他的演讲非常有气势,就像一面旆旌,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3. 高中生:他在比赛中展现出了旆旌之姿,气势十足,取得了好成绩。4. 大学生:他的领导风格就像一面旆旌,激励着团队向前发展。
推荐词语